喀什军分区克克吐鲁克边防连官兵正在海拔5210米的点位巡逻。该连驻地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常年冰封雪裹。胡 铮摄
近年来,驻守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喀什军分区,紧盯练兵备战、国防施工等使命任务,有效盘活身边文化资源,使其不断融入铸魂育人、激发士气、砥砺斗志的强军实践,在雪域高原为戍边卫士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文化家园。
红色文化的根脉在延伸
“传承红色基因,要在‘传承’和‘实践’上下功夫,才能担当好强军重任……”6月上旬,该军分区俱乐部内座无虚席,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朗诵会正在举行。党的十九大以来,该军分区结合单位实际研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收集整理红色教育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配合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主题教育的开展。
古城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此同时,这里灿烂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时刻闪耀着历史的光芒。疏勒县和叶城县烈士陵园长眠着“滚雷英雄”罗光燮、“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和王忠殿等221位革命先烈。他们均是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
为了更好地学习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该军分区独立营一连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开展“英模故事会”活动。他们利用党团活动时间,让官兵走上讲台,用朴实的语言、动情的讲述,与大家分享英模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
一个红色故事,就是一段峥嵘历史的浓缩再现;一次静心聆听,就是一次精神和心灵的洗礼。去年,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到吾甫浪沟巡逻。这条往返96公里的巡逻线,蜿蜒在帕米尔高原与喀喇昆仑山的崇山峻岭之间,往返一次至少需要十多天,几乎每走一次都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在那次巡逻的返回途中,官兵突遇风雪,携带干粮已经所剩无几,不得不忍饥挨饿艰难前行。一路上,班长周林平不断用当年戍边先烈的故事激发大家的斗志。最终,他们穿山谷、翻达坂,圆满完成巡逻任务。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同革命先烈比起来,如今官兵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但官兵胸膛里激荡着和革命前辈一样滚烫的热血,心中秉持着一样坚定的信念。他们在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担当的戍边军旅中,生动展现出当代戍边卫士的精神风貌。
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
南疆喀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西有帕米尔高原,东有喀喇昆仑山,自然环境恶劣,常年风沙肆虐,守防条件较为艰苦。同时,这里也是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特色鲜明的各民族文化在此聚集、交流、融合,让一茬茬官兵在饱受恶劣环境考验的同时,也感受到当地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
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古尔邦节、诺肉孜节等节日,他们会身着盛装,伴着唢呐、手鼓等乐器演奏的乐曲,舞者手持绢花边歌边舞,围者席地而坐,以掌击节,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气氛。这些少数民族入伍的战士走进军营,也把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带到了官兵身边,为边疆军营营造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长期以来,该军分区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融入军营文化建设,引导文艺骨干积极创作反映基层官兵生活情感、能够引发官兵共鸣的作品。同时,他们组织文艺小分队不定期深入边防一线,走进高原哨所、爬上皑皑雪山,以文艺汇演的形式说兵事、演兵情、唱战歌,给一线官兵送上精彩文艺节目。在这些节目中,民族歌舞和反映民族团结主题的小品等深受官兵喜爱。此外,该军分区还对高原边防一线连队的文艺骨干进行培训和创作指导,让边防一线连队官兵在面对边关苦寒恶劣环境的同时,也能经常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
克克吐鲁克边防连驻守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连长肖博文介绍说,该连塔吉克族战士热曼巴依、巴依克等少数民族官兵是连队开展文艺活动的骨干,他们就像是连队欢乐的“鼓点”。每逢重大传统节日,大家围着熊熊篝火,跟着明快的节奏跳起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欢乐的气氛顿时萦绕在战士们心头。
浓厚的战斗文化氛围
“加强战斗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是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责任担当。”该军分区领导介绍说,他们在军营文化建设中,注重营造浓厚的战斗文化氛围,力争使官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他们在营区利用标语灯箱、石刻雕塑、橱窗板报、军营广播等载体,让官兵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处,时刻感受到浓厚的战斗气息。此外,他们还充分利用政工网平台,不断充实《战狼Ⅱ》《红海行动》等军事题材影片和与战斗文化有关的文章、影片、歌曲等,在网络空间树立起鲜明的练兵备战导向。与此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身边典型的激励作用,组织“人民卫士”崔志恒、“昆仑卫士”程龙伟等一批爱军精武标兵和先进典型走上讲台,与官兵分享练兵备战的经验体会,使官兵谋打仗和练兵习武的氛围更加浓郁。(李连峰 胡铮 姜胜民)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