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毕业季来临,就业性别歧视话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用人单位招聘“假公平、真偏见”,女性陪笔试、陪面试、陪实习,最后却为他人做嫁衣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当前女性就业现状如何?半月谈记者展开了调查。
问题“奇葩”、门槛高筑,女性成了求职“陪练”?
今年21岁的王晴(化名)不久前决定放弃漫无目的的简历投递,在父母的帮助下,加入餐饮行业创业大军。“在求职路上兜兜转转了这么久也没有理想的结果,也许创业适合我。”
今年本科毕业的王晴也曾在校园招聘会上投过不少简历。“可收到的回复少之又少。”王晴说,一次收到通知,参加了某单位的统一笔试,但笔试过后根本就没有公布分数排名,之后也杳无音讯。“后来通过朋友打听才知道,原来录取人员早就通过内部通知,且招收的全部是男生。”
不少受访女大学生反映,在求职过程中,除笔试、面试外,最终实习环节也会遇到类似的奇葩情况。“原本我以为能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实习阶段,好好努力就可以留下,可到头来却是一场梦。”彭一(化名)是江西省某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今年年初,她在浙江一家地方电视台面试后不久便接到该电视台的实习通知,3个月实习期过后,硕果颇丰的她却未被录用。“实习没保障、没工资、没补贴,我尽心尽力,最后录取的却是两个男生,而且还耽误了我其他的录用机会。”
据江西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江西2018届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中,男生为6.4万余人,女生为6.3万余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团委书记胡邦宁告诉半月谈记者,就学习成绩而言,女生总体水平可能比男生还更高一筹。“例如,档案学按专业成绩10%推荐保研资格,今年就全部是女生。”他说,“然而在女生们仍未找到心仪工作时,档案学一位成绩中等的男生已有7家资质较好的用人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
不久前刚收到录用信息的小万告诉半月谈记者,她报考的职位男女分开招考,同一职位笔试录取分数线女生比男生高出10分之多。在她看来,尽管一些特殊岗位的确更加适合男性,但也不排除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为了一份工作,我们要历经笔试、面试、实习多个阶段,耗时长、费精力。不能因为性别歧视,就在这件人生大事上让女生陪衬。”
休假多、精力少、要保护,用人单位也喊“苦”
“在学校承接校园招聘时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单位内部男女比例失衡,需要进男性。”江西一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告诉半月谈记者,“为了不浪费双方的时间和精力,现在校方会事先和校招单位沟通好,如果有性别方面的需求,会明确提出。”但他也表示,尽管有时校方提出希望用人单位男女均衡招聘,但最后大部分仍然选择只招男性。
为什么同等条件或者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选择男生?在学校招生就业处担任过学生助理的南昌大学毕业生杨华芳曾在对接企业过程中询问过对方:“他给我举了个例子,比如你派人去银行提现一笔数额较大的款项,如果是女生还要担心她的安全问题,再派一个男生去保护。”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曾祥麒说:“去年一家银行分行来校招时明确要求招聘男生。相关负责人向校方坦言,当时银行内部柜员岗位2000多人,有400多女员工处于请假状态,导致人手严重不足。”
“若了解到女性求职人员已婚未育,或已生育一孩,领导一般都跟我们说不招。”江西某民营企业一位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尽管企业业务主要是承接工程项目,但除工程施工以外的其他职位,领导也不想招收近期有生育计划的女性。“以前,女性已婚已育的话,招聘时不会受性别影响,但现在就算是女性已经生育,企业也担心她们生二孩。”
此类现象在教师队伍中尤为明显。南昌市一小学副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小学教师队伍以女性为主,且今后一段时间女性教师偏多的趋势仍然不会改变。她说,女性教师偏多,对教学工作的展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学校教师休产假的人数呈“爆发性”增长态势。“尤其是近两年,集中怀孕、生产的女教师都是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这就让学校的师资力量配备显得捉襟见肘,对课程安排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仍需多方共同发力
一篇报道称,中国女性对GDP的贡献率约为41%,超过世界其他大多数地区,包括北美。在生产方面,她们代表着中国最优秀的脑力之一,也推动着这个国家实现新的增长。
但是职场的女性歧视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家庭和工作两方面着手。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家庭环境、成长经历、自我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均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去向造成影响。受社会主流观念影响,女生的就业价值观更倾向于找有一定收入水平、相对稳定、相对轻松的工作。因此,男生对于就业的选择面比女生更广。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卢洪萌坦言:“其实女生在某些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财务管理是每个单位都有需求的工作岗位,对性别要求不多,女生心细优势很大。”此外,良好的形象气质也会让女生在求职过程中加分。
“其实由于刻板印象,也有很多女生自觉弱势,因而对自己放松要求。”小万说,“现实中,既有用人单位对女性过度苛责,又有女性对工作不负责任,必须客观地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正当的权益。”
曾祥麒认为,管理体制相对比较完善的企业,对性别比例的处理会相对更妥当。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在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中可能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亮点。在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受访人士建议,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有关女性生育权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例如对女性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用人单位,在税费减免、房屋租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用人单位增加女性职工人数,维护就业公平。(记者:陈毓珊 邬慧颖 )
来源:《半月谈》2018年第12期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