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一生,充满了出人意料的传奇色彩,他曾幽默地自述:六岁就开始读书,却还不会穿裤子;中学时参加过革命团体,后来却最反对暴力革命;报考北大落榜,却当上了北大教授;自己最讨厌哲学,结果在北大偏偏讲起了哲学;以研究佛学起家,却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从小在城市长大,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却是乡村建设……2018年6月23日是梁簌溟逝世30周年纪念日,祖国网头条号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在民国文化史上,梁漱溟的出场是非常有传奇色彩的。
1917年,24岁的梁漱溟报考北京大学,因分数不够,遗憾落榜。就在他伤心失落的时候,却意外接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书,邀请他担任北大教授。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蔡元培看过梁漱溟写的一篇文章,叫《究元决疑论》,第一次用西方现代学说阐述佛教理论,蔡元培对这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当他听说作者梁漱溟报考北大落榜,就说了一句:“梁漱溟想当北大学生没有资格,那就请他到北大来当教授吧!”于是,一个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创下了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坛佳话。
梁漱溟刚到北大时,正是“打倒孔家店”如火如荼的时候,梁漱溟就问校长蔡元培对孔子是什么态度,蔡元培向来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就说:“我不反对孔子,在北大讲什么都欢迎,梁先生不是讲佛学吗?”
梁漱溟严肃地说:“我的愿望不是只讲佛学、讲儒学,而是要为释迦牟尼、为孔子讲个明白,争一口气。”
蔡元培也被他这番话打动了,从此极力支持他讲学。
梁漱溟在北大开设有“印度哲学概论”“唯识哲学”“儒家哲学”等课程。“儒家哲学”注册学生九十多人,实际听讲者约二百人,一院红楼教室容纳不下,不得不迁往二院马神庙阶梯教室。哲学家冯友兰、文学家朱自清、史学家顾颉刚、社会学家孙本文等都是当年听讲的学生。
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岁。1918年,两人在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先生的家里初识,当时梁漱溟是北大哲学系讲师,毛泽东则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20年后,梁漱溟到延安,在16天里与毛泽东有过多次交谈,有两次是通宵达旦。
1950年1月,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再三邀请下,梁漱溟由重庆来到北京,毛泽东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还专门派车接他,招待吃饭,由于梁漱溟吃素,毛泽东大声嘱咐:“我们也统统吃素,因为今天是统一战线嘛!”当毛泽东得知他还借住在亲戚家里时,马上派人安排,让他住进颐和园内的一处小院里。
在这段时间里,梁漱溟与毛泽东的关系十分融洽,经常来往,两人之间有时谈得兴高采烈,有时又不欢而散。也许正是不分上下的朋友关系,使梁漱溟一时忘乎所以,才惹出1953年的那段公案。
在1953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后来转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梁漱溟的发言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梁漱溟认为,过去中国将近30年的革命中,中共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的,但自进入城市之后,工作重点转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的干部亦都转入城市,乡村便不免空虚。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很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所以各地乡下人都往城里跑,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形成矛盾。
对于梁漱溟的言论,毛泽东在彭德怀作抗美援朝情况报告后发表即席讲话说,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有大仁政小仁政者,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稍许,毛泽东加重了语气,说:“有人竟班门弄斧,似乎我们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我们今天的政权基础,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一基础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坏的!”
毛泽东的这番话虽未点梁漱溟的名,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在说梁漱溟。此后几天,会议对梁漱溟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梁漱溟震惊不已。他的牛脾气又犯了,不顾一切地要求发言,并与毛泽东激烈争吵,直到有人在会场上大喊“梁漱溟滚下台来!”这场惊心动魄的争吵才匆匆结束。
随后,毛泽东给梁漱溟的问题定下了基调:虽“反动”,但不算反革命;要批判,但也要给“出路”。
梁漱溟与毛泽东的争论不了了之。正如毛泽东当众许诺的那样,此后,梁漱溟工资照发,政协委员照当,而且一当就是几十年,直至毛泽东逝世。只是梁漱溟差不多从公众视野里退出,除了在文革晚期讨论宪法草案时有过一次发言和出头机会外,更多的时间只能沉默,梁漱溟的政治生命实际上在1953年与毛泽东争论之后便戛然而止了。
30年后,90岁高龄的梁漱溟谈及此事,意味深长地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那件事后,我的政协委员照当,生活待遇照旧,也没有受到任何组织处理,我知道那是毛泽东的意思。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与毛泽东争吵之后,梁漱溟开始深居简出,很少开口。1956年11月,在“大鸣大放”的高潮中,许多朋友认为梁漱溟应当出来说说话,出出气,但梁漱溟沉住气,决定旁观一段时间,结果,在随之而来的“反右”斗争中,那些朋友当中的许多人被戴上了“右派”帽子,而梁漱溟却侥幸躲过一劫。
1966年,“文革”浪潮席卷全国,梁漱溟也在劫难逃,他的家被抄,不得不栖身于北京鼓楼铸钟厂两间小破屋中,政治上更是莫名其妙地被补戴了一顶“右派”帽子。
1972年底,全国掀起“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参加政协组织学习近一个月,却一言不发。于是,有人说梁漱溟与孔子有着割不断的“阶级感情”。梁漱溟终于开口了,他花了两个半天时间,讲自己对“批林批孔”的意见。他说,我只批林,不批孔。批孔是从批林引起的,我看不出林彪与孔子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不批孔,至于批林,我认为林彪谈不上有什么政治路线,不过一心要搞政变夺权而已。
梁漱溟这番话一出口,政协学习组立即开始批判梁漱溟。从1974年2月到9月,先后6个月地分小组批判,然后是两个月的批判大会。然而,当组织者询问梁漱溟有何感想时,他却一字一句地回答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76年,“四人帮”垮台,在“两个凡是”笼罩的气氛中,梁漱溟在政协会议上一针见血地说:“文革”搞糟了,“文革”的祸因是治国不靠法治而靠人治。此时,真理标准大讨论还没有开始,梁漱溟的话可谓先声夺人。
同时,在1978年的政协会上他又说道:“我国过去的成功和胜利,的确是靠毛主席的领导”。他还一再强调:“我并不因为说他,批评他,而否认他的成功”,“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二三十年来,中国国内的建设、国外的威望,没法不承认是了不起的成功”。
1979年初,全国第五届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当选全国政协主席,梁漱溟当选为政协常委。升了“官”的梁漱溟在这次会议上再次向“文革”开了火,时年他已85岁。尽管一批老干部在私下场合对“文革”已经开始否定,对“两个凡是”也表示了不同意见,但公开讲话否定“文革”的还没有,梁漱溟是第一个。10个月之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梁漱溟担任了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1918年11月7日,即将过六十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三天之后,梁济投水自尽。他留下遗书发问:“国性不存,我生何用?”这一天,距他六十岁寿辰仅有四天。
梁济的去世对京城文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徐志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梁启超等人都有过评论。父亲的自杀对也曾想过自杀的梁漱溟是一个启示——在民族血脉新旧交替的时刻,总要有人去承担。
那一年,他 25 岁。
在三十年代初,梁漱溟在山东邹平搞乡村建设试验区时,长期在农村生活,只有过年才回家住几天。在过年期间也不看戏,而且也不许他的家人去看。因为他体会了农村的种种苦楚,认为看一场戏就花去几块钱,实在是一种罪恶。
1939年2月,梁漱溟带着几个学生,开始在中国北部走访调查,历时8个月,遍及50多个县市,最后总结出了三句话:第一,老百姓真苦;第二,敌人之势已衰;第三,党派问题尖锐严重。
日寇的侵华,让无数中国人陷入了恐慌的状态,而梁漱溟却泰然自若。1940年,他在重庆开会时,日寇的飞机经常来轰炸,每到这时,人们都纷纷往防空洞跑,唯独梁漱溟不跑,还把椅子搬到操场上,郑重其事地读书。
1941年香港沦陷时,梁漱溟跟一大批文化名流坐船撤离。日寇的飞机不停地来轰炸,水里也不停地有水雷炸响,全船的人都吓得半死,唯独梁漱溟呼呼大睡,毫不在乎。
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学案发生后,作为民盟的核心人物,梁漱溟在集会上公开宣言:“特务们,你们还有第三颗子弹吗?我在这里等着它!”他发表了《民盟秘书长的谈话》,并说:“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由南京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11日夜,梁由上海回南京,次日清晨到南京,下车一见报,看到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的消息,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此语一时为媒体广泛应用,成为痛斥蒋介石背信弃义的经典话语。
梁漱溟 20 岁那年想“出家”,被劝止后就改为吃素,坚持素食 70 余年。即使参加国宴时亦不进肉食,有一次毛泽东走到他饭桌旁由衷地说道:“梁先生坚持食素,清心寡欲,定长寿也。”
1988 年 6 月 23 日,梁漱溟的人生大幕垂下,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