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消息 2018年6月18日,中华传统端午佳节。四川梓潼县村民朱海明和几位朋友在仙鹅乡一处小河沟,钓鱼、捉龙虾,意外捕获一只野生“娃娃鱼”。村民在围观、测量、称重、拍照后,在农业部门指导下,放流潼江。
村民放归“娃娃鱼”去潼江
据了解,朱海明和几位朋友在捉龙虾时,在石缝间合力抓到了一条黑乎乎的“怪鱼”,目测这条“鱼”有十多斤重,一米长的样子,更为稀奇的是,这鱼有四条短腿,一双几乎看不见的小眼睛,行动极为迟缓,不时发出婴儿般的叫声,同伴怀疑是国家保护动物“娃娃鱼”。朱海明于是用干净的山泉水喂养这条娃娃鱼等待有关部门来鉴定。
得知朱海明要放生娃娃鱼,许多群众都前来围观、争相拍照。朱海明也给大家讲了他意外捕获这条娃娃鱼的经过。朱海明说,端午节当天没什么事,于是他跟几个老乡约好一起去抓虾、钓鱼、摸鱼,无意中碰到这么一条“怪鱼”,当时我们还搞不懂这是啥东西,于是咨询了林业局和农业局几个朋友,然后把图片通过微信发给他们看,最终确认这是国家二级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名叫大鲵。
拍照、留念,此生也许不会再遇见
梓潼农业局水产股工作人员看到,这“娃娃鱼”胖胖的身材,黑黑的皮肤,憨头憨脑的待在大铁盆里,一动不动,十分可爱,就专门对这条娃娃鱼进行过身体测量,娃娃鱼有14斤重,足足1米长,是一条少见的野生“大家伙”。确认了物种身份后,农业局水产股朋友向村民普及知识,大鲵(娃娃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数量极为稀少,市民不能轻易捕杀大鲵,更不能进行非法买卖、食用,否则都要受到相关法律严惩。听完朋友的介绍后,朱海明就带着孩子一起到潼江边放生,希望通过这个行动,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以此唤起孩子自觉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环保意识。
下午四点,在相关部门和若干村民的共同见证下,朱海明将上午误捕的这条野生娃娃鱼带到潼江边,放归河流,让娃娃鱼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此举也受到旁观市民的一直点赞。(文/图 刘仁喜 陈仁康 彭彬)
新闻链接:
娃娃鱼学名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流域的山涧溪流是其主要栖息地。野生娃娃鱼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往往被环保专家当作环境(特别是水生环境)优良与否的直接标志。迄今为止,四川梓潼县境内已多次发现野生娃娃鱼,说明当地生态环境十分优良,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很强。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