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 >行业模范>正文

何爱英扶贫:该挑九十九 却担一百斤

2018-06-21 11:30 来源:《祖国》

《祖国》记者程东建 通讯员彭世繁 赵锋   谁说女子不如男,何爱英巾帼胜须眉。何爱英家住河南省西华县李大庄乡闫楼行政村,她利用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帮扶近300户贫困户脱贫,事迹生动感人。2017年,何爱英被新增选为西华县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市、县“巾帼创业创新女性先进个人”、“优秀人大代表”、“慈善公益人物”等荣誉称号。

何爱英询问贫困户生活、工作情况 

说起何爱英扶贫济困的事,贫困户闫如莲深有体会地说:“何爱英扶贫我家沾光最多,她扶贫要天给半拉,只要贫困户需要,要钱给钱,要我给物,要技术传技术,她决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


巾帼创业不让须眉

   何爱英,90年代初从事生猪养殖,开始面对当初创业时缺乏技术、资金短缺,不知遇到了多少次失败,挫折和困难,但对于何爱英这个遇事不服输的人来说,她总是想方设法的克服困难。不懂技术,她就埋头学习,遇事多请教,跑省市县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拜师学艺。缺乏资金,何爱英就拿自己家所值钱的东西去做抵押贷款,亲戚、朋友、邻居,凡是能借到的钱全都借了个遍,正是这样让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迈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坎儿。2010年以来,随着企业的发展与逐步的好转,何爱英偿还了所有的借款及贷款,企业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规模一步步壮大。何爱英认为企业发展有这样的好形式、好效益,主要是赶上了干事创业好时代。所以何爱英在生猪养殖、销售中,始终把诚信经营放在首位,严把养殖过程中各道关口,尤其是饲料、食品安全这道关口,诚信守规经营赢得了市场。从事畜牧养殖近30年,企业由当初不足百头的小场,发展到年出栏万余头的生猪养殖企业。养殖的生猪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中城市。该养殖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技推广科技示范场户”,被周口市确定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被周口市第二届养猪协会评定为“会员单位”。该场荣获西华县的荣誉、奖牌、证书更多。

何爱英向市县妇联领导汇报扶贫及贫困户生活工作情况 


扶贫撑起“半边天”

在扶贫攻坚中,何爱英和博宇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李大庄乡龙头企业、产业扶贫基地,为带领贫困户脱贫尽心尽力尽职尽责。2015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给何爱英200户贫困户帮扶指标,让她利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帮扶贫困户脱贫。有些企业、个人都嫌分的贫困户多,怕责任重,完不成帮扶任务。而何爱英为党委、政府分忧,又主动提出申请增加40户贫困户帮扶。何爱英吸收200户贫困户的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入股分红,2016年和2017年,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2018年是扶贫攻坚决胜年,何爱英每户分给4000元。何爱英把金融扶贫资金让利于增加的40户贫困户,让他们每户每年也得到红利2000元,连续3年,共分红利6000元。

何爱英(右二)受到西华县“巾帼扶贫在行动”表彰 

何爱英除入股分红帮扶贫困户外,还利用博宇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尤其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合作社把养殖场繁育的小猪免费提供给一些贫困户,并提供资金、饲料,免费培训传授技术,帮助他们运销等,让贫困户靠养猪增加收入,早日脱贫。如贫困户闫如莲夫妻是下岗人员,没有经济来源,想养猪没本钱。何爱英就拿出5万元,先为闫如莲家建猪圈,后为她家提供猪仔、饲料、技术等,不断发展养猪规模。现在闫如莲家的养殖场已经初具规模,年出栏生猪1600多头,不仅脱贫而且致了富。像闫如莲家这样的贫困户,何爱英带动帮扶了8户。

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资金技术,又不愿意自己养猪的贫困户,何爱英就吸收他们进养殖场务工,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工资从优。李大庄村贫困户高如山,年过六旬孤身一人。自打进场后,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舒心、开心,每年还有近两万元的收入。像高如山这样的人,目前何爱英已安置了近20人。 


好媳妇形象是自己树的

何爱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道理,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亲生父母已不在人世,想孝敬自己的父母已经没有机会了。孝在当下,何爱英就抓住一切机会孝敬自己的公婆。公公2014年患中风,当时何爱英正在外地学习,第一时间赶回,住院期间精心伺候,经常为公公铺床洗脚,同病房都夸“你的女儿真孝顺”。何爱英知道孝顺孝顺,只有顺着老人才是真正的孝,结婚以来从未惹两位老人生气。公公有病四年来,无论场里多忙,她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照顾他,陪他聊天,及时更换被褥,多年来两位老人的衣服都是何爱英买的。婆婆有一个姐姐,只有一个儿子还在外地工作,没时间老人。为了让婆婆安心养老,主动把她的姐姐接到家里,精心照顾,多年如一日。

何爱英(中)带领贫困户员工植树绿化,保护生态环境


何爱英对公婆孝顺有加,与邻居也是和睦相处,邻居有困难,何爱英主动帮助。比如村里有一残疾人,单独生活,困难多、缺钱花,何爱英就经常200—300元的接济他。2018年1月16日,村里贫困户赵明初的妻子骑电车摔伤了腿,急需送医院救治。何爱英立即把自己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准备用车送她到医院。这时有人拨打了120,救护车及时赶到了。用车送医院不需要了,但花钱又成了难题,赵明初家中困难,平时就没有钱,这到县医院治疗,少说也得千儿八百的。何爱英主动掏出手提包中的2000元钱,让赵明初的妻子先治病用。村里贫困户赵中原考上了大学,因家里缺钱,不想让他上大学。何爱英就做赵中原父母工作,并且每年出资1000元,支持赵中原上大学,现在赵中原已在大学学习两年,何爱英已资助他2000元。何爱英对邻居帮助不足为奇,对不认识的贫困人,也是能帮要帮。今年春节,何爱英到李大庄乡政府办事,见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柱着拐杖,行走困难。何爱英就好奇的问:“老大爷,你到乡里办啥事呀?”老大爷说:“给乡领导要点救济款”。何爱英又问:“那乡里领导一次能给你多少钱?”老大爷说:“一次少者100元多者200元”。何爱英说:“老大爷,我给你200元吧!”说着把200元钱递到老大爷手中,老大爷十分感动,说:“我又不认识你,你为啥给我钱?”何爱英说:“帮贫济困人人有责,生人熟人都一样”。何爱英就是这样用行动树起了自己的良好形象,她成了人见人夸的好媳妇。


办公益事业 利全村群众

何爱英积极参加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干许多有利于贫困户和人民群众的实事好事。闫楼行政村辖闫楼、赵庄两个自然村,过去街道都是土路,坑洼不平,车辙好深,下雨一路水,雨后一路泥,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要要富先修路。何爱英修路的心情十分迫切,曾多次向村干部建议,要求组织村民捐钱把路修好。村干部都以组织群众捐款难为理由,婉言拒绝了何爱英的建议。何爱英无奈,路坏了她就自费买煤渣砖渣铺路,坏了铺,铺了坏,往返多次,光铺路买煤渣砖渣就花费了6万多元。2014年,何爱英带头捐资3.5万元,又说服带动其他养殖户共同捐款,集资10多万元,率先把闫楼自然村的主要街道修成了水泥路。因资金少,街道长,当年没有修到位。2015年,何爱英再次出资5万元,把剩下的路段修好。何爱英的举动感动了村干部,2015年,村干部商定,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组织村民捐款修赵庄自然村的街道,这次何爱英又捐献1万元。在何爱英的带动下,3年把两个自然村的街道全部修成了水泥路。

何爱英的养殖场被西华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基地”

何爱英每逢春节、中秋节,都要为村里贫困户和她场干活的困难员工,赠送礼品、发奖金;每年都要出资购买礼品,慰问乡敬老院老人,慰问乡贫困户和残疾人;还与公益爱心组织一起,捐款捐物,走进敬老院、贫困户家中,献爱心,办好事,做实事。于此同时,作为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在企业发展壮大后,何爱英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都和公益爱心组织一起,走进困难群众家中,献爱心,办好事,做实事。十多年来,无偿向困难群众捐资、捐物达十多万元。

何爱英回顾扶贫工作,她成绩显著,展望扶贫工作的未来,她感到任重而道远,何爱英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仍需奋斗。我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继续实施帮扶带动措施,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帮助贫困户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脱贫路上不漏掉一户贫困户,不漏掉一个贫困人员”。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