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独立发动的规模最大、参加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进攻性战役。这次战役严重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拔除了敌人深入我根据地内的部分据点,歼灭了大量日本侵略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威望,对于推动全民族抗战,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发出战役预备命令,129师刘伯承、邓小平下达关于准备进行正太战役的指示。百团大战刚开始不叫“百团大战”,因为后来参战的团队超过百个,彭德怀遂为之取名“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正太铁路,从河北正定到山西太原,全长200多公里,是华北敌人的重要交通线,也是截断我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战略区的重要封锁线之一。日军在沿线大小城镇、车站和桥梁、隧道附近,均筑有坚固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的兵力守备着,铁路两侧10至15公里左右,构筑有连成一线的外围据点。日军经常派装甲火车沿线巡逻,自吹是一条“钢铁封锁线"。
狮垴山是正太路咽喉,控制了这个高地,就可以保障破袭任务顺利进行。
8月21日凌晨,敌军向狮垴山高地猛烈反扑。14团据险扼守,敌人每进攻一次,都遭到了沉重打击。上午10时左右,385旅旅长陈锡联、政治部主任芦仁灿来到769团。陈锡联说:“敌人不会甘心我们的枪架在他的脑袋上,手掐着他的脖子,一定会疯狂反扑,我们要做好打恶仗的准备。”芦仁灿说:“师命令我们在狮脑山守5到6天,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保证破路任务的完成。”随后,陈锡联和芦仁灿带团营以上干部去狮垴山右侧的西峪掌查看地形,担任掩护首长任务的是李德生所在的营2连。西峪掌地势比较平缓,陈锡联估计敌人有可能从这里进攻狮垴山,准备让769团占领这个小高地,但没想到敌人来得这么快,他们刚到西峪掌,就发现大约有两中队的敌人偷偷摸来。
李德生立即命令2连展开,阻击敌人。陈锡联同时命令团长郑国仲让1、3营跑步上山。陈锡联、芦仁灿和团营干部都拿起枪,一边向正面敌人开火,一边指挥战斗。但敌人像发了疯一样,在飞机掩护下,仍然向山梁猛冲。就在2连与敌人拼杀的时候,西峪掌左侧一股敌人已经冲上山梁。在这危急关头,团1、3营赶到投入战斗。大家都拼开了刺刀,终于把敌人压下山梁。
阵地上战斗仍然非常激烈,持续到下午4点多,敌人急于夺下狮垴山,地面部队向西峪掌阵地猛攻,又派飞机狂轰滥炸。陈锡联调整部署,以1营1、2、4连归3营营长马忠全指挥,与3营的部队一起从正面打击敌人,14团从右边侧击敌人。由李德生带团预备队3连插到敌背后,配合正面夹击敌人。3连是优秀的红军连队,装备了清一色的三八步枪,9挺轻机枪。3连的加入,让全连士气高涨。
李德生带着3连隐蔽摸到敌后50米处开火,这一突然行动把敌人的进攻阵势打乱了。3连的战士先投一排手榴弹,高喊“冲啊",其实隐蔽在那里没有动,敌人听到喊声,就端着刺刀上来,刚出头,第二排手榴弹又打过去了。当时是野外,没有工事,敌人伤亡惨重。3连一个伤亡都没有。
23日,敌倾巢出动,但始终没有得手,只好退守阳泉。
为了袭扰阳泉的敌人,我军主动袭击。到26日下午,769团同14团一道,奋战狮垴山,坚守了6个昼夜,保障了主力破路任务的顺利进行。
从8月20日至9月10日,主力部队、游击队、民兵和人民群众经过20天浴血奋战,蜿蜒200公里,敌人吹嘘为“钢铁封锁线”的正太路大部被毁。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榆辽战役,从9月22日进行到10月上旬,我军的中心任务是扩大战果,继续破袭交通线。李德生所在769团1营参加了石匣战斗。
日军两个小队约80余人盘踞在石匣,修筑了炮楼、地堡,防守很严密。26日深夜,1营从北向南对石匣攻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石匣镇大部房屋。敌人收缩至镇西北山包上,依托坚固工事,作困兽之斗。炮楼前是一块开阔地,天亮后,攻击困难,3连几次冲锋都被敌人压回来,伤亡比较大。
下午5点多钟,3营营长马忠全带两个连队赶来,配合1营3连一起向敌攻击,一举攻占了两个地堡。残余的敌人依托着最后一个炮楼和地道,作垂死挣扎。两架敌机也飞来助战,对我轰炸、扫射。夜幕降临时,战斗更加激烈,敌人大量施放毒气,3营两个连官兵全部中毒。在这紧急关头,李德生指挥1、3营部队冒毒交替进攻,每次上去一个排,其余的撤到后面,清洗漱口,对中毒重的伤员进行抢救。
敌人放的是催泪性毒气,部队中毒后,咳嗽流眼泪,打喷嚏。那时没有防毒面具,撤下的部队到镇边清漳河洗脸漱口,攻击的连队交替到老百姓家中用酸菜水漱嘴,用手巾沾上酸菜水蒙住嘴和鼻子,向敌人攻击。3连1排投入战斗后,2班副班长陈栋冲上前,用铡刀劈开铁丝网,他身负重伤,仍坚持不下火线,高呼着:“铁丝网砍开了,冲啊!为国家、民族牺牲流血是光荣的。”
从陈栋用鲜血劈开的突破口上,7班副班长李清全,提着一篮子手榴弹,最先冲了上去,朝炮楼上边扔手榴弹边骂:“狗东西,你胆敢放毒气,老子叫你尝尝八路军的手榴弹。”
陈锡联率旅团机关在石匣对面的山头上。他把旅直属队人员组织起来,排成一大长队,用篮子向攻击部队传送手榴弹,成为最有力的支援。
敌人还不断往外打枪、扔毒气筒,熏得我军两眼直淌泪,呼吸也困难。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前仆后继,冒毒奋战,不断将手榴弹扔进炮楼里去,炸得鬼子哇哇乱叫。由于大部分同志中毒,李德生把营部勤杂人员,也组成了一个班,由通信班长带着参加战斗。最后,769团特务连也投入了战斗。我军攻下了最后一个炮楼,残敌企图逃回辽县,均被捕获。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结束。
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是反“扫荡”作战。李德生所在769团1营参加了围攻日军36师团一个大队的关家垴战斗。
10月28日,向太行山黎城地区“扫荡”的冈崎大队500余人,遭386旅侧击后,夺占了关家垴山顶高地。29日上午,彭德怀来到关家垴前线,决心消灭敌人这一个大队,打击日军嚣张气焰,使其以后再不敢以一个大队在太行根据地横冲直撞。
关家垴是一个高高的山岗。敌人的工事修在离边缘10几米到几十米的地方,用机枪封锁边缘,我军攻击部队在边缘处一露头,就会被打中。另一处高地也被敌人占据,两处高地,互相策应,地形对我军很不利。
为了隐蔽接敌,李德生指挥各连成梯次队形,攀登陡壁,然后又匍匐前进,一步步抵近敌人阵地。
30日凌晨4时,攻击开始,顿时军号齐鸣,杀声四起。我军进攻的方向上,到处是深沟、陡坎,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可以通到关家垴高地上。敌人用机枪、掷弹筒严密封锁小路,我军攻击受阻。在前面攻击的李长林详细勘察了地形,建议绕开正面,在敌阵地一面三丈多高的土坎上再开辟一条路。李德生同意他这个建议,派一个班用火力严密监视敌人,另派少部分人在小路上继续佯攻。李长林带两个班经过1个多小时的土工作业,在陡蛸的土坎上凿出了一条小路,顺着小路上的土窝,慢慢爬到土坎边。敌人的注意力被从小路上佯攻的那个班吸引过去了,李长林瞄准了一个鬼子小队长,一枪就把他撂倒了。趁着敌人失去指挥,他带着两个班跃上土坎,一排手榴弹打过去,残余敌人被迫退到附近的一片坟包后面。
我军占领了敌人前沿阵地不久,日军马上用猛烈的火力向我军射击,架在坟包上的机枪,打得尘土飞扬。天明以后,敌人的六七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我军在光秃秃的梯田和土坡上,无处隐蔽,趴在地上也被敌人打着,人员伤亡很多,几番进攻都没有成功,与敌人形成对峙状态。
30日上午,彭德怀亲临769团阵地指挥,要求部队一定要拿下关家垴阵地。这时天上地上敌人的火力死死地压制我们,部队伤亡不断增加,人员越来越少,弹药也送不上来。战斗打得很艰难,我军在土坎上坚持了整整一天。
下午5时,总攻开始,冲锋号从四面响起,我军分多路向敌人冲击。大家先是投一阵手榴弹,接着又和敌人拼刺刀,血战到深夜,终于占领了关家垴高地。攻击部队一直鏖战到31日拂晓,歼灭了大部分敌人。至11月14日止,各路“扫荡”之敌分别撤退,我太行区历时40天的反“扫荡”遂告结束。
百团大战从8月20日开始到12月5日止,历时3个半月,我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万余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缴获各种炮53门,枪5800余支(挺)。破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桥梁隧道260多处。
本文据《李德生回忆录》整理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