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消息 自2016年9月对口帮扶昭觉县以来,四川省涪城区以树立省内对口帮扶标杆典范为目标,以“绣花”式精细化管理为载体,坚持念好“准、细、严”三字经,切实加强援彝干部人才管理,全力协作昭觉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念好“准”字经,把握“绣花功”的基本要素。初入昭觉,前线指挥部通过开展“思想大解放、援彝创一流”大讨论、“我心中的援建”主题征文等活动,逐一了解收集干部人才对帮扶工作的看法。结合援彝干部人才专业特长、工作经历和帮扶需要,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产业项目、教育帮扶、医疗帮扶、招商协作、服务保障6个工作小组,确保团结与协作相结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除了干好挂职单位工作外,还积极推行“1+1+1”帮扶模式,即1名援彝干部人才负责1个帮扶项目、联系1个深度贫困村,通过多岗位、多角色地设置,让援彝干部人才得到全方位成长锻炼。
涪城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组织援彝干部人才深入昭觉38个乡镇、97个贫困村、32所学校和29家医院,全面搜集掌握昭觉所需,精准制定《总体规划(2016-2020)》《三年实施方案》《年度计划》等,实施产业就业、住房保障等帮扶领域9大类、重点项目100余个,为对口帮扶工作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
念好“细”字经,掌握“绣花功”的核心要领。聚焦“严谨细致工作,健康快乐援彝”管理目标,前线指挥部统计出每个人的生日日期,每月集中过一次生日并送上生日蛋糕和“长寿面”。为干部人才赠送医疗“爱心箱”,配备日常药品,定期开展身体体检和心理疏导,为每名援彝干部人才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注重人文关怀,增强了全体干部人才的凝聚力。
涪城区通过建立对口帮扶清单式工作模式,将《年度计划》《项目清单》挂图上墙,坚持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按照年度帮扶任务、月度工作计划和周工作行程,每周汇总工作动态、每月会商通气、每季度进行阶段总结,确保了对口帮扶工作高效推进。
根据援彝干部人才兴趣爱好,组建成立篮球队、足球队和义务宣讲队等,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开展友谊比赛,并组织义务宣讲队利用农民夜校,向基层群众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医疗卫生常识等内容,既丰富了援彝干部人才业余生活,又增进了与昭觉当地干部群众的友谊。
念好“严”字经,强化“绣花功”的运行保障。前线指挥部坚持“以党建领援建、以党建促援建”,组建成立援彝前线临时党支部,从严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通过“支部联建”“党员结对”“三深入”等活动,32名援彝干部人才与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彝亲”,及时搜集和解决彝族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前线指挥部坚持抓细抓常抓长,实行“痕迹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请销假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学习调研制度》等13项规章制度,从请销假、车辆使用、学习调研等细微之处从严规范管理,要求全体援彝干部人才从点滴小事做起,树立涪城援彝干部人才的良好形象。
前线指挥部积极营造重实干、创实绩、求实效的浓厚氛围,紧扣援彝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推行“个人积分”管理机制,把对口帮扶作为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援彝干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 刘仁喜 陈正)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