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安康下辖的平利、宁陕两县“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收入分别达到8.2亿和13.99亿,人均消费约6千?日前,有网友对这两县的“五一”旅游收入数据提出质疑。之后,平利县相关报道经修改后,原来的“8.2亿元”变为了“0.82亿元”,宁陕县的“13.99亿元”,变成了“1.399亿元”,缩水至十分之一。
两县的数据同时出错,出错均在收入一项,出错方式均是小数点错点一位,不能排除一种可能:这系网站编辑一时“手滑”所致。至于为什么两县的出错方式如此一致,只能说这个概率不太高的巧合,就是发生了,天下之大,何事无有?
很显然,网民的担心更多指向另一种可能:会不会是数据造假,在被质疑后又修改了?十倍的造假幅度,确实足够刺激眼球。倘若是这种可能,那就不是笔误所能轻描淡写了。网站里的数据,倘若与政府正式文件里的数据一致,成为政绩一部分,乃至变成决策依据,影响之大,远不是在舆论场上当一回热点那般简单了。
但愿网友是多虑的。但谈到数据造假,实在是当今舆论场的敏感点。近些年,造假之风颇令人瞠目结舌。2017年,辽宁、内蒙古、天津等地相继曝出经济数据作假,有的地方甚至是持续多年系统性、大幅度的造假。那么网民对于两县显著异常又错误类型高度一致的数据有所怀疑,也在情理之中。
按行政决策的逻辑环节来说,吹牛理当要上税的。数字报上去了,还需在各个环节筛一遍。收入报上来了,税务系统需要核对应税数字能不能对上,人大也要以税款为依据审议相应盘子的财政预算,最后财政决算时再核对财政款项花费花在何处。如此一串链条,只要有效运转,那么一处作假,在下一个环节必然付出代价,多报上去的收入,需要统计人员自掏腰包也好、东拼西凑也好,总得将窟窿填上。如此一来,吹牛上税,还怎么吹牛!
然而网民的担心,恰是在见多了造假之后,对数据信心的折射。从已经曝出的案例来看,很多地方这套运转逻辑已经失灵,吹牛恰恰是无需上税的,相关责任人,在造假的过程中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问责。就以两县的旅游收入为例,倘若不是显著失常,如果只是“酌情掺水”,民众何从知晓,又何从监督?与其说民众担忧数据本身,倒不如说担忧数据的产生及应用语境,它到底具有多大意义上的决策价值和参考意义,并可以被有效镶嵌在行政链条上?
不只是一地的收入,在网络上,每当有诸如平均收入、教育投入、医保金额等等数据出炉,总免不了被挑剔地打量。其实,对待这些数据都应当坚持“吹牛必须上税”,置入利益直接相关的决策中去审核,不能在舆论上亮相一圈就算完事。
不过话说回来,吹牛真的无须上税么?一些地方之所以自曝家丑,主动挤压水分,原因在财政不堪吹牛的重负,只好以真面目示人,换取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那么在造假过程中,虚高的数字,得不到转移支付的补充,挤压了民生保障、教育经费等支出,其实这就是一笔“吹牛税”,只不过纳税主体从相关责任人变成了全体民众。
所以,应当本着“谁吹牛、谁纳税”的原则,让重重审核的链条发挥出作用来,让数据关联上相关负责人的具体责任,增强民众对数据的信心,到那时,民众对数据的信心强起来了,即便有笔误,相信也可以一笑了之,何必去猜测再三。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