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承军 火箭军参谋部退休研究员、导弹技术专家、核战略专家、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4月27日晚8点40分左右,我国华北上空出现了一幅非常奇妙的景象:一个飞行器拖着长长的光束尾迹飞行,还进行了至少一次变轨,很多网友纷纷拍下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媒体上。
从短暂的录像视频看,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飞行手电,被一些网友称为“天外来客”。据称,这种飞行器还出现在南京、呼和浩特、太原、天津、青岛上空。对此,权威机构对这位“天外来客”的真实身份都没有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这是什么
我从当晚就密切关注此事,并仔细分析了媒体、专家和战友提供的视频和数十张照片,认为这是一种非国家行为发射的小卫星、无人机或其他可控的小型飞行器。
一是小卫星。但不属于北斗系列,因为国家对进行任何北斗卫星的发射和试验,在事前和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公开报道,而这次是毫无征兆、悄无声息进行的。目前国内研制的小卫星种类很多,我见过最小的直径只有十几厘米,高度也只是二十厘米左右。如果是小卫星,它的作用应是用于探测,比如实时传送当地图片、进行资源勘察等。但在视频中可见,这个不明飞行器有向下的飞行轨迹,说明这种小卫星本身是具有推进动力的,可以变化的飞行姿态显示了它灵活的变轨性能,变轨控制是可以使飞行器进行预设的俯仰、偏航和滚动运动。
有网友提出,这可能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四号乙火箭搭载高分五号卫星航天发射。但据我了解,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这个时间区间并没有发射任务。另外,我国包括4颗试验卫星在内的35颗北斗卫星都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离华北地区相距遥远,不可能这么清晰可见。
二是无人机。这也可能是一种小型无人机,但一般无人机在飞行中不会发出光束,但它有这种功能。这个飞行器只所以发出耀眼的光束,也许是为了照亮需要探测的目标,可能在对某一特定的地面景物进行定点拍照或勘察。从照片的清晰度看,这个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应在数百米。
三是其他小型飞行器。从视频录像看,这个飞行器可以进行灵活的飞行和转弯运动,而且在转弯中角度很小、很陡,非常灵便,姿态和飞行方向的变化也很快,因此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小型、低动力的飞行器,它的几何尺寸应不超过三米。这种飞行器的主要作用,可能是对地面某个区域或进行定点的精确探测侦察,以检验飞行器的使用性能。
二、这不是什么
可以肯定可以排除的三种情况:
不是国家行为。国家进行这种试验一定会进行全局性或区域性的预先通报,但通常不会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搞这种飞行器试验。试验可能出现失败的情况,一旦发生意外,必然会对当地环境和居民带来负面影响。这次飞行器在发射前相关机构和专家都没有得到任何事先通报。
有的网友猜测这是高超音速武器试验,这并不可能。因为高超音速武器的飞行速度通常超过6倍音速,而且它的航程远、速度快、结构简单、性能优异,以能够快速打击远程目标,这是继螺旋桨、喷气推进器之后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成果。4月27日晚上我们看到的情况显然不是高超音速武器、电池脉冲或激光武器试验,进行这种飞行器试验的应该是集团、企业行为,最多是区域某些机构所为。
不是武器试验。每当“天有异象”时,“武器试验”这个词往往第一时间出现在公众脑海。为什么说肯定不是武器试验,原因很简单,武器都具有一定杀伤破坏效能,我国的任何武器试验都会确保万无一失,在选址上也多在边境地区、山区和人烟稀少的地域进行。而这个飞行器连普通老百姓的肉眼都可以清晰看到,怎么可能会是武器试验?
不是大型运载火箭。远程和洲际运载火箭,其长度通常在30米左右,因为了增大航程、要飞得远,就必须携带足够的推进剂。而推进剂不管是固体还是液体,其数量越大,火箭的几何尺寸也必然会随之增大。当晚的照片和视频看,这个飞行器的尺寸很小,飞行很灵活。尽管我国的某些大型火箭已经具备了滑翔和变轨技术,但这种滑翔和变轨是长距离的、缓慢进行的,而不是像这样可以进行急转弯。我看过多次导弹发射,火箭作为弹体推进有效载荷飞行时,其尾部在主动段都会有燃气流喷出,而这个飞行器所展现的是光束而非燃气流。从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录像和照片看,也不会是大型火箭。但如果是长度在2米以内的小型火箭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大家看到的已经是入轨后的飞行状态,而并非刚发射后的主动段飞行。
三、是否与外星有关
有的网友提出这是由外星发来的飞行器,对此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当前对于是否有外星人?外星的科学技术水平怎样?外星人是否到过地球?等等,至今人类都还没有权威的证据,要做出这样的结论,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
对于这种不明飞行器,我认为要加强对其的针对性安全管控,不可使之放任自流;政府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分析判断,并对民众做出解释和说明;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突发情况要有应对举措,平时要拟制相关方案、预案;可考虑将这种成熟的小型飞行器技术用于军事领域,如对目标区的精确侦察、分析判断打击效果并为确定后续作战行动提供依据等。
(责编:宋志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