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财经>正文

四川梓潼因地制宜“差异化”思路壮大生猪产业

2018-04-12 15:08 来源:《祖国》


《祖国》消息  近年来,四川梓潼县仁和镇充分利用乡村富足的饲料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科技引领、适度规模、种养平衡”为基本原则,因势利导发展生猪养殖,采取“集体代养”、“大户示范”、“农户散养”三种差异化发展模式,配套发展了2400亩沃柑、1000亩海椒、800亩榨菜来就地消纳养殖粪污,实现了年出栏生猪4万头、年纯收入超过120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的目标,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趟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发展的产业新路子。


集体代养:奠定产业 “根基”

生猪养殖历来是仁和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但是广大贫困户往往因为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内伤”,发展养殖显得有心无力且效益低下。为了突破这些制约瓶颈,仁和镇积极响应梓潼县委县政府号召,与正大集团签订合作协议,集中发展“1+5”生猪代养模式。政府鼓励全镇贫困户统一加入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公司(正大集团)代养生猪,公司负责回收育肥生猪,合作社并不承担市场价格风险,只赚取公司代养酬劳,然后由合作社将代养酬劳按股给贫困户分红。


生猪养殖已成为仁和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2017年9月,投资140万元的第一栋1100标准代养场在仁和镇檬垭村投产运营,标志着仁和镇生猪集中代养模式正式开启。据仁和镇党委副书记唐恭淮介绍,全镇计划兴建1100标准代养场三栋,除第一栋已经投产以外,目前第二栋已在建修之中,第三栋正在平整地基,三栋代养场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出栏生猪6600头、年产值130余万元的目标。

代养模式的引进,一举奠定了仁和生猪产业发展的根基,既着力壮大了生猪养殖规模,又成功解决了贫苦户无资金、无技术、无劳力的后顾之忧。贫困户全程不参与养殖管理,合作社每出栏一批生猪,贫困户就可以按股分红一次,相当于“坐享其成”,并且这种分红将一直持续下去,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产业扶贫模式。


大户示范:舞动产业“龙头”

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一些大户的引领示范。“弄潮儿”的根本作用就在于能给“旱鸭子”以信心和勇气,让大家最终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干大事。仁和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当然明白这个道理。镇党委书记刘波说,“我们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发动村社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培育一批生猪养殖大户,让周围群众‘眼红心急’,他们就能看效果、学方法、比效益,参照养殖大户发展生猪养殖,这样才能把生猪产业做大做强。”

仁和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先后组织村社党员干部分三批到江油、绵阳、德阳等地一些大型养殖场参观考察学习,然后又主动对接县农业局,联系畜牧兽医方面的专家,请他们到仁和分析生猪养殖市场前景、面对面讲授养殖管理技术,鼓励大家利用仁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现成的饲料资源,放手发展生猪养殖,通过自主创业走上致富奔康的道路。

在党委政府的政策激励下,在畜牧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张雄、罗显平、张先银 、安守华、刘永武等一批生猪养殖大户快速成长起来,这些养殖大户常年存栏规模都在100头以上,他们依靠标准的场地圈舍、一流的器材设备、先进的防疫技术,逐渐成长为养殖能手。特别是近三年,他们凭借自身的技术专长和规模优势,都取得了不低于20万元的年纯收入。大户的引领带动,真正舞动了仁和生猪产业的“龙头”。


农户散养:助推产业“开花”

看到养殖大户赚了钱,普通农户坐不住了,他们下决心要跟着大户一起干。虽然规模远远达不到大户的标准,但他们可以根据家庭收入实际投入不算太多的资金、占用面积不大的场地圈舍,抵抗较小的市场价格风险,这些农户常年存栏规模大多在20头左右,也更容易集中抱团发展,形成“以少聚多”的规模优势。

农户散养的最大优势在于饲料来源广泛,且成本相对低廉。农村常见的青叶蔬菜、红薯、玉米、米糠、麦麸、豆粕、剩饭剩菜等,都是生猪优质的饲料来源,这些乡村原产的剩料与厂家生产的专用饲料相比,不仅能够大大改善猪肉品质,而且可以为养殖户节省60%左右的饲料成本,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生猪养殖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产业路子,但要真正实现助农增收就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最终提升产业效益。在仁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广普及科学养殖技术,他们的做法是定期组织养殖户召开示范操作现场会、坝坝会和广播会、免费送技术上门和24小时接受技术咨询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农户掌握生猪养殖关键技术。

通过几年努力,现在仁和辖区的普通养殖户初步掌握了生猪饲养的全套技术。诸如圈舍消毒、选种、配种、仔猪防疫、室温调控、分圈隔离、饲料搭配等,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随着技术日臻完善,这部分养殖户大多都尝到了科学养殖的甜头,基本实现了年增收2.5万元的目标。现如今在仁和,生猪产业“遍地开花”,80%以上的农户都选择发展了生猪养殖,并且经营得红红火火,这也为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图 刘仁喜 陈仁康)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