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杨晨 2018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这一天到来前夕,面对五星红旗,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刘洋、王亚平、陈冬等11名曾经出征太空的航天员隆重举行重温入队誓词活动,表达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拼搏奋进的信心斗志。为了纪念这一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日子,本刊“时代人物”专栏与读者一道走近这个英雄的集体,共同感受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而付出的艰辛与无畏。
“英雄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
1998年1月5日,14名经过精心挑选的预备航天员来到北京训练中心。以此为标志,我军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首批航天员全部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此前是空军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安全飞行时间均在800小时以上。2010年5月7日,中国完成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7名航天员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成立20年来,大队成功执行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11名航天员遨游苍穹,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航天员大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2017年7月荣立集体一等功。11名航天员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1人被授予“八一勋章”。2017年10月13日,中央军委给航天员大队记一等功庆功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的通令,并向航天员大队颁发了奖状。
在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的心里珍藏着这样一份回忆:2004年,他在美国纽约访问时应邀出席华人华侨的一次酒会。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华侨拉着他的手哽咽着说:“在海外华人心中,飞船飞天了,祖国一定强大了。我们突然感觉自己的腰杆挺硬了。你们飞多高,中国人的头就能昂多高啊!”
首次太空出舱行走,航天员翟志刚在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上,以豁达自信的太空漫步,把中国人的身影留在浩瀚太空;次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刘旺以用时不到7分钟、误差18毫米的中国精度,赢得了世界喝彩,叩开了中国首个太空家园的大门;首次开展太空授课,航天员王亚平站在世界最高讲台,持续40分钟的一节课,在数以千万计青少年心底播下了科学与梦想的种子;首次中期在轨驻留,景海鹏、陈冬天马行空33天,为后续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从神舟五号首飞成功到神舟十一号问鼎苍穹,13年间,11名航天员六问九天,巡天遨游68个日夜,绕地球飞行1089圈,行程4600余万公里,完成空间科学试验100多项……他们以敢上九天揽月的雄心壮志和征战太空的超凡本领,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建立了卓越功勋,向全世界全社会宣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雄心和中国航天的腾飞信心。
挑选航天员的条件十分苛刻: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须为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除此之外,对身高、体重、年龄都有严格标准。
刘洋曾说:“太空虽然向女性张开了多情的怀抱,却从不有所偏爱。”她刚开始进行离心机超重训练时,短短几十秒,6个G的负荷就已让她如跑了万米一般双腿发软,精疲力尽。
航天员刘洋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常人只能承受3到4个G的重力加速度,航天员却要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训练中,他们的五官被挤压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飞,胸部极度压抑,呼吸非常困难,手臂抬不起来。一位航天员的母亲看后,一边流泪一边不住地摆手说:“不看了,不看了!”
做这种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一个红色按钮,一旦挺不住了就可以立即按动红钮,请求暂停。但20年来,没有一个人按过这个红钮。
太空授课中的水球实验,王亚平做出的水球又圆又大,格外漂亮。看到王亚平持续往晃动的水球中注水,地面支持团队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当完美的水球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时,大家才醒悟过来,兴奋地说:“这丫头绝对做功课了,她是想给我们一个惊喜呢!”
女航天员王亚平
王亚平的确是做足了功课。在太空最难做的是水球实验,动作轻了重了、水量多了少了,都可能导致水膜破裂。每次在地面做实验失败后,王亚平都和队友们细查原因,不断尝试,找出窍门。
手控交会对接是难度极高的航天技术,被称为“太空穿针”,对航天员的心理稳定性以及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精准控制等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世界航天强国也难免数次失败。
为掌握“穿针”技术,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刘旺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训练中,刘旺坚持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还主动提出将手柄延迟设置从1秒内延长到2秒,提高操作控制难度。地面1500多次的训练,终于换来了太空中的一次成功。
“哪有运气和奇迹!”用15年等待“换来”15天太空之旅的张晓光说,“航天员面对任务,永远是在选拔,永远是在备战。“无论‘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北京航天城里,航天员们开始了空间站任务学习和训练的第一年。空间站时代,出舱装配、维修科学设备将是日常工作,而出舱是超大负荷的活动。一直在锻炼上肢力量和手指力量的王亚平,刚开始并没有具体概念。5天舱外服的试验做下来,完全颠覆了她的想象:在120多公斤的舱外服中才工作了三四个小时,手就抖得拿不住笔。而将来真正的太空出舱活动,一次就相当于地面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的训练量。
50岁出头的刘伯明看起来比10年前参加神七任务时还要精干。为了空间站任务,他主动加量训练,强化自己的体能。刚做完身体检查的他,肺活量达到6000毫升,比年轻时还好。
张晓光的低压缺氧耐力稍弱,他主动要求加大训练强度。“来这里就是为了实现飞天梦想的,再苦再累也不怕。”他天天铆在训练场,脸色煞白还一再要求“再练一会”“再试一次”。晚上睡觉,他不用枕头,还把脚垫高,以适应失重状态下的血液重新分布。
刘洋第一次参加转椅训练,5分钟就感觉天旋地转,下来后整整一天都吃不下饭。
“梦想从来都不会轻轻松松实现,是就此退缩让梦想化为泡影,还是迎难而上迈过这道坎?我下定决心,拼了!”她回忆道,休息时间,她自行“加餐”打地转。超重耐力训练曾经是陈冬的弱项。为了攻克难关,晚上他躺在床上,把借来的杠铃片压在身上,感觉重量不够,就让父亲一起帮着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国先后选拔的两批21名航天员全部顺利通过考核,全部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创造了世界航天员训练零淘汰率的纪录。
在国外,他们要经受失重模拟飞机一个架次沿抛物线连续12次的俯冲、拉起,没有人吐过;在国内,他们身着160多公斤的水下训练服,一次就要训练三四个小时,每次下来体重都会减轻四五斤,吃饭时常常连筷子都拿不住。
飞行程序训练。九大本、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指令有上千条、操作有数百项。他们一遍遍背记、推演,作的笔记摞起来比桌子还高,使数以万计的指令内化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每个人闭上眼睛都能精准无误地全流程操作。
头低位卧床训练。他们连续5天保持负6度卧姿,头低脚高、脸部充血、鼻塞头痛、胸闷失眠,同时还要训练进食饮水、清洁个人卫生;心理训练,他们要在狭小密闭的隔离舱内经受抗疲劳抗寂寞考验,72小时连续工作,不能睡觉,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超强心理素质助杨利伟首秀太空
时光倒回15年前,伴随着一个微笑,一个军礼,在火龙呼啸、山崩地裂的一瞬,面对风险莫测的征天之旅,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把令人难以置信的从容和镇定展现在亿万观众的眼前。钢铁一般的意志,心如止水般的从容。回首杨利伟的成长道路,人民军队大熔炉的锤炼、锻打,铸就了他的英雄虎胆!
航天员杨利伟
1992年的一天,杨利伟驾驶强击机作超低空课目飞行,起飞十几分钟后,“ 嘭”的一声巨响,右发动机停车了!千钧一发之际,杨利伟沉着冷静,按照处理程序关掉右发动机,用左发动机从200米爬升到1200米,驾机安全返回机场。飞机停下来,工作人员倒吸一口凉气:右发动机涡轮的叶片折断了!
与死神擦肩而过,带给杨利伟的不是畏惧,而是更大的勇气。1996年,杨利伟从飞强击机改为飞歼击机。歼击机的危险系数要比强击机大多了,仅一个战术格斗动作的超重压力就比强击机大6倍。然而,没有犹豫,没有退缩,杨利伟坐进了歼击机的座舱。新课目飞行,他第一个试飞;在同一批飞行员中,他飞行小时最多,被部队评为“十佳飞行员” 。
1997年,选拔航天员的消息传来,杨利伟在申请表格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身体初检之后,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宿双宁对他悄悄交底:“回部队注意身体,不要受伤。”杨利伟明白,这是在暗示自己已经入选。然而,回到部队,他依旧驾机执勤、训练。那一年,他飞的时间达到150多个小时,超过了平时正常飞行时间的一倍。部队训练,他主动飞最危险的拖靶机,让自己成为“蓝军”攻击的目标。
加入航天员队伍后,迎接杨利伟的是更加严酷的训练。离心机,像一只巨大的铁钳,紧紧夹住旋转舱,在圆形的超重实验室里飞速旋转。转瞬之间,杨利伟全身的血液好像被甩到脊柱上,五脏六腑好像被压成了一张薄薄的纸片。超重值逐渐加大到自身重量的5倍、6倍……直至8.5倍,在这泰山压顶一般的“人造重力 ”压迫下,一般人会感觉眼前发灰、发黑,意识逐渐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按规定,航天员训练时如果感到压力难以承受,就可以按下警铃按钮叫停。但是,在无数次煎熬中,杨利伟从来没有碰过这个按钮!
“战胜不了自己,怎能征服太空?”抱定这个信念,杨利伟毅然闯过重重难关。低压缺氧训练,相当于以每秒15米的速度,被快速提升至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氮气在血管中形成气泡,在人体中乱窜,一旦形成气栓就可能危及生命;高空跳伞,一名战友的脚踩到了他的降落伞,眼看降落伞绳子就要缠在一起,他眼疾手快及时避开……到酒泉执行首飞任务前,心理医生问杨利伟:“如果让你首飞,你的心情会怎样?”杨利伟沉思片刻,坚毅地回答:“我想,我会比平时训练更放松、更平静,因为我已经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胆大心细的景海鹏
2017年7月28日,八一大楼。明亮的双眸、庄重的神情、挺拔的身姿,51岁的航天员景海鹏昂首阔步走上前台,亮闪闪的“八一勋章”紧贴胸口,让三次进入太空的他心潮澎湃——这既是向最优秀军人颁发的最高荣誉,也是伟大祖国给最勇敢战士授予的最高功勋。
航天员景海鹏
“为什么还要飞?”三度飞天的景海鹏笑着说:“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干别的,那叫不务正业。”看似轻松简单的一句话,道出的不仅是航天员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他们的人生梦想。
飞离地球越远,心与祖国贴得越近。每次飞临祖国上空,航天员们的心跳都会加速,会不由自主地凝望祖国的版图,情不自禁地隔着舷窗触摸她、拥抱她,每次都会热泪盈眶。景海鹏第三次飞天前,很多人问他,你已经功成名就了,也是快50岁的人了,还要去飞吗?还要再去冒险吗?景海鹏说,我是一个从农村长大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一名航天员,实现人生一个又一个梦想,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所有这一切,都是党和国家教育培养的结果,我没有别的方式来回报,只想尽我最大的可能多干几年、多飞几次!
200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景海鹏“英雄航天员”称号。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亲自为景海鹏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2009年1月,以神七航天员之一的身份当选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景海鹏同志“八一勋章”。
景海鹏能够脱颖而出,一是因为他积极求战,二是他保持了很好的飞行状态。重返太空是飞行过和没飞行过的航天员都非常羡慕的事情。他最大的特点是细心,不仅地面训练非常严谨,生活中也非常活跃。
翟志刚经历首次飞天历险记
1998年1月5日,翟志刚光荣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飞船发射准备阶段,他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然而,首飞这一光荣而艰险的任务最终落在了杨利伟肩上。
2008年初,翟志刚如愿以偿入选“神七”任务飞行乘组梯队,并和伯明、海鹏一起被确定为首选乘组。进入航天员大队整整10年了,漫步太空的梦想终于就要实现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伴随着火箭的轰鸣声,翟志刚正式开始了飞天之旅。
翟志刚手持国旗在太空行走
“在我们做好空间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后,我穿上‘飞天’舱外航天服准备漫步太空时,开启舱门却遇到了麻烦。当时,轨道舱泄压到了1千帕,完全符合开启舱门的条件。然而,我用力拉了3次,舱门却丝毫没有反应。此时,飞船即将飞出测控区,我必须尽快打开舱门,在下一个测控区完成空间出舱活动。这时,伯明递过来一把开舱辅助工具。我们心里都清楚,使用辅助工具撬开舱门,就有可能给舱门密封造成损伤,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活着回去。我用辅助工具撬了2次,最后拼尽全身力气,终于打开了连接浩瀚太空的舱门。”翟志刚说。
此时,飞船已进入测控区,翟志刚即将出舱。按计划,我将先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取样,把一个固定在飞船舱外的实验样品送回舱内,然后再从舱内取出一面五星红旗,进行太空漫步和舱外展示。就在这时,耳机中传来一阵报警声:“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
据翟志刚讲:“当时已无暇多想,我和伯明眼神稍作交流,彼此心中便达成了默契:就算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留下永远的瞬间!我毫不犹豫飞出舱门,他果断调整任务步骤,先把五星红旗递到了我的手中。当时我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发生不测,就把这挥舞国旗的画面作为向大家的永久告别。”
事后分析表明,轨道舱火灾的警报只是一场虚惊。我和伯明回到飞船返回舱,和战友胜利会师,海鹏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表示祝贺……就这样,翟志刚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出色地完成了此次任务。
英雄无悔
吴杰、李庆龙、陈全、赵传东、潘占春是我国首批航天员。十几年前,当党和人民需要时,他们怀揣飞天梦想,经过层层选拔从四面八方集聚北京。十几年来,他们一心只为飞天,一次次接受祖国挑选,一次次与飞天失之交臂,有的曾3次入选梯队,有的至今不为人知。如今,他们因超过黄金飞行期,再也没有机会为祖国出征太空,但他们像当年毫不犹豫地参加选拔一样,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退出现役航天员队伍。
抚摸着航天员纪念章,年过半百的他们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这其中有不舍,是一名航天员对飞天梦想的不舍,更多的是愧疚,一名军人对未能履行为祖国出征誓言的愧疚。“他们的等待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厚重的一页。”中国航天员中心党委书记李新科说。
航天员邓清明,是目前航天员大队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首批现役航天员。20年来,他2次入选备份乘组,2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神十一任务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会议最终决定由景海鹏和陈冬执行任务,邓清明作为备份。
又一次失去飞天的机会,又一次止步于发射塔前,邓清明的心情十分复杂。“当时,景海鹏和陈冬表达了决心,我也应该说几句。千言万语却只化作了一个简单的动作,我转身面向海鹏,紧紧地抱住他,发自肺腑地说了句:“海鹏,祝贺你!”那一刻,问天阁大厅静得出奇。那一个拥抱长达两分钟,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每一名航天员都具备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资格,由于受任务密度和条件制约,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飞天,只能按照综评成绩排名确定主备份人选。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绩相差很小,小到一两分,甚至仅仅零点几分。
多年来,在航天员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战友飞就是自己在飞!因为在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历史伟业中,最重要的是任务成不成,而不是谁上没上。在航天员大队,个人的荣辱得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航天员的情感世界
为解决航天员的后顾之忧,组织上将14位航天员的家属调入北京,14位妻子特招入伍,与丈夫一同工作生活在北京航天城。在给航天员统一分配统一装修的住房中,许多家里的家具、电器都一模一样,原来是妻子们结伴去商场买来的,这些坚强的女性已习惯了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
当神舟五号安然落地,杨利伟翩然归来时,激动的张玉梅准备去机场迎接丈夫,让她没想到的是,所有航天员的妻子都在路旁等她,没有人发起,她们是要让张玉梅带去她们共同的祝福,一见面,大家紧紧相拥,激动的泪水再也不能抑制地流出,那是航天员妻子自豪的眼泪,作为中国航天员背后的女人,她们为亲人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
神舟五号承载的重任已由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圆满完成,这个英雄的集体并没有丝毫懈怠,赵雁告诉记者,现在航天员的训练已经恢复,杨利伟也已自觉开始体能训练,因为神舟五号后面还有“神舟”六号、七号,他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由于从事极为特殊的工作,航天员的身份一直是保密的,连他们的孩子都以为自己的爸爸是飞行员,杨利伟的儿子杨宁康就写了一篇作文介绍他的飞行员爸爸,小家伙写道:“一想起爸爸,我就感到特亲切,我每天都为自己有这样的好爸爸而高兴……爸爸的工作那么忙,一个星期也很难见到他一面,好在我手中有爸爸一张照片,看到照片上爸爸的雄姿,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曾有人怀疑在今天这样诱惑无处不在的社会里,忙于训练的航天员能否有幸福和睦的家庭,一直零距离记载航天员训练生活的赵雁在她的书中用大量事实告诉大家,虽然14位航天员的妻子有13位是经人介绍,但航天员每人都拥有贤慧的妻子和活泼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非常幸福。
也许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航天员比别人更珍视家庭,珍视亲情,他们的铮铮铁骨下,深藏着万般柔情,只是不轻易示人罢了,在他们心中,除了飞天任务,妻子和孩子占据了重要位置,几乎所有人都是非常快乐地把自己的工资交到妻子手里。
作为航天员的妻子,往往要更多一分牵挂与坚强。14对夫妻中,每对都有两地分居的经历,有的甚至长达10年。其中一位航天员的妻子在丈夫最初接受体检时,因为也要对家属的身体进行检查,以免有传染病产生,她担心丈夫因自己和孩子的原因落选,于是就抱着孩子找到领导满含热泪地表示:“如果因为我和孩子的原因拖了丈夫的后腿,我可以选择离婚,不能耽误他的大事。”
出于对安全的担心,在航天员选拔之初,丈夫们遇到的并不全是支持,聂海胜的妻子聂捷琳当初就曾以离婚相威胁,当她看到丈夫为此茶饭不思的沮丧样儿时,心又软了,妻子态度终于有了转变,聂海胜赶紧乘胜追击,他的这股兴奋劲儿一直保持到领到航天服,准备上课了还缓不过来,妻子说他就跟小孩过年没过够似的。
杨利伟的妻子张玉梅自结婚后,跟随丈夫“转战南北”,工作也从中学教师变成小学教师,好容易日子刚刚稳定下来,丈夫就参加了航天员的选拔,她至今还记得,当得知丈夫要到北京进行集中训练的消息后,俩人高兴得一宿没睡,他们把大部分家产变卖了事,只拎着几只木箱就来报到。
《航天员管理暂行规定》里有这样几条对常人来讲几乎不近情理的要求:不准在外就餐;节假日不准私自外出;不准与不明身份的人接触;不准暴露自己的身份;不准抽烟喝酒等等。这些限制写在纸上,更落实在航天员的具体行动中。五年多来,他们只回过老家一两次。除了双休日外,都在公寓进行封闭式管理。非典期间,航天员及家人被分别封闭管理长达两个月,家属子女没有出过家门。他们深知,选择了航天员事业,就意味着限制、牺牲和奉献;他们更懂得,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相比,这些根本算不了什么!
航天员的妻子们虽然同丈夫近在咫尺,却家庭重担一人挑。对父母,她们既当儿又当媳,既当女又当婿;对孩子,她们既当妈又当爹。老人病了,她们不愿告诉丈夫;孩子病了,半夜三更独自带着去医院;自己工作忙,晚上加班,把孩子反锁在家里,也不肯打扰丈夫;为了表达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憧憬,她们子女的名字许多都带飞字、宇字、航字。她们虽苦犹乐,虽苦犹荣,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支撑家庭、支持丈夫,正如她们在歌中对丈夫倾诉的那样:“心儿和你一起飞,飞过高山,飞过海洋。我愿变成一轮明月,为你把寂静的夜空照亮……”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