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飞机上玩手机,别打扰别人的清静
乘客个体多一点自觉与自律,航空公司多些提醒和细节安排,我们才能真正享有安全舒适的旅程。
近日,多家航空公司陆续宣布,坐飞机手机“解禁”,无论是媒体还是民众,都纷纷点赞。不过,现实似乎不太乐观。
最近在中国参加某音乐节目的Jessie J “结石姐”,近日就在网上发了几段小视频吐槽:坐飞机的时候,前排和左边的乘客打开手机等电子设备看视频,声音太大了!该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评论“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还有网友感叹“旅途中最后的清静时光也没有了”。
首先要承认,民航业“解禁”手机是进步。有条件地允许“空中开机”,既是尊重科学,也是尊重市场和乘客的决定。不过,面对好不容易才来的解禁,某些乘客的行为,着实令人难堪。旁若无人随意切换视频,声音外放看得津津有味,有时还歪斜抖腿、“加戏”大笑几句,如此任性,以为自己来到了“空中菜市场”?
飞机机舱,是不折不扣的公共空间。由于机舱狭小密闭,再加上发动机带来的噪音本就大,外放视频需要开很大的声音才能“打败”噪音,对他人的影响不言而喻。
而类似陋习,绝非仅仅发生在飞机上,也绝非允许“空中开机”后才有。去年,有媒体做过一项市民素质调查,在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上大声聊天、用手机大声放音乐和视频,分别占据84%和54%的比例。前几日,甚至还有几位阿姨叔叔在火车车厢里跳起了广场舞……类似行为投射着自私和放任,是缺乏基本公德的体现。而一旦类似举止得不到自觉修正或及时干预,“小毛病”就可能会愈演愈烈,引发大争执、大纠纷。
全民出行时代,乘飞机、坐高铁成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家常便饭。事实上,这也是个体越来越参与到现代公共生活和公共交往的一个过程。请别忘记,无论何时何地,你的某个举止爱好,都需要分清私域和公域,要以不影响第三方的利益为前提。否则,轻则被人嫌弃指点,重则可能威胁公共安全与秩序。
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我国航空公司共完成旅客运输量5.52亿人次,同比增长13.0%。面对市场和乘客的旺盛需求,民航业未来可能更加主动和开放,提供出更多更好的空中服务。但作为乘客,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乘客个体多一点自觉与自律,航空公司多些提醒和细节安排,我们才能真正享有安全舒适的旅程。
(责任编辑:周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