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美丽中国 >乡村振兴>正文

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人大+党建”双擎驱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8-15 15:16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李晓宁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创新实践人大+党建双擎驱动发展模式,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核心阵地,深度融合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民生福祉持续加码,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振兴之路。

枣园镇的人大工作绝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扎根于田间地头、百姓心间。依托人大+党建机制,代表与党组织紧密协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建言、有力监督,推动一系列惠民实事加速落地。2025年上半年,投入90万元新18眼深水井,显著提升农田灌溉保障能力,筑牢粮食稳产根基。协调资金400万元在周岗、辛营新建2处现代化粮仓,大幅增强粮食收储流通效能,稳住农业基本盘。投资300万元打造周岗村美丽乡村示范点,道路升级、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与休闲广场同步推进,成为提升乡村品质的亮丽名片。

枣园镇人大工作始终与镇党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在双擎驱动下,代表深度参与乡村发展大计。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协助镇党委政府一村一策精准把脉资源禀赋,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代表们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大力推进农超直联惠民工程,有效破解农产品卖难瓶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代表联络站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蒋刘洼艾草、山北村红色旅游、杨家村箱包加工、枣园村农产品直播、东黄村特色品、辛营村智慧温室、周岗村万誉牧业、山南村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镇烟叶种植达3500余亩。

通过支部建、党员带头、代表助力、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枣园镇将基层治理与发展的多条线拧成一股绳。代表联络站化身红色议事厅,成为党建引领下,收集民意、凝聚共识、推动落实的关键枢纽,有效汇聚起多方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以前浇地难、储粮,现在井打好了,新粮仓也建到了家门口,人大代表和党员干部真是为我们办了大事、解了难题!沟王村种粮大户王宗群的感慨,道出了百姓心声。

据统计,2024年,枣园镇1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其中5个村超过20万元。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紧密结合,就能释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伟力,在广袤田野上谱写出产业、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从沃野良田的稳产增收,到美丽乡村的宜居画卷,再到特色产业的活力迸发,焕发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宋志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