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张家齐 近日,在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的乡间地头、村落社区,各级人大代表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矛盾。他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让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的治理理念落地生根,成为守护乡村和谐的坚实力量。
走村入户听民声,当好矛盾苗头 “侦察兵”
人大代表依托村级代表联络室,利用定期走访、调研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民情收集工作。他们深入群众中间,与村民拉家常、问冷暖,敏锐捕捉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苗头性问题。针对群众关心的乡村道路修缮、水利设施建设等民生事项,代表们立即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摸底调查,提前介入沟通,耐心倾听各方诉求,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将可能激化的矛盾化解于无形。
依法依规解难题,当好公平正义 “践行者”
面对较为复杂的矛盾,代表们凭借深厚的群众基础与自身的专业素养,化身公正的 “裁判员”。在处理一些涉及多方利益、情况较为复杂的纠纷时,人大代表主动联动司法所、法律顾问等,组织矛盾双方开展多轮协商会,代表严格依法依规,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将矛盾化解在村,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联动协作聚合力,当好多元共治 “协调员”
人大代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起“1+N”的调解模式。联动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等多方力量,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采取“多方沟通协商”的方式,全面了解各方诉求和矛盾焦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这种多元共治的模式,真正实现了矛盾 “一站式” 解决,提高了矛盾化解效率。
普法释法入民心,当好法治观念 “传播员”
除了化解已出现的矛盾,人大代表还注重从源头减少矛盾的发生。他们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分享真实案例、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在各个村落,代表们开展 “法治进乡村” 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下一步,马山口镇各级人大代表将始终怀揣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秉持务实肯干的作风,在化解矛盾时做好“和事佬”,在倾听民意时当好“传声筒”,在普及法律时做好“讲解员”。持续为基层矛盾的化解添力,为乡村的和谐稳定助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切实履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职责,彰显使命担当。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