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9团海安镇,拥有万亩棉田与碧波水库交织的独特生态,年均吸引14万人次游客。
面对农业丰产与旅游爆发的双重治理挑战,图木舒克垦区公安局海安派出所锚定“派出所主防”定位,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引擎,深化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公安局“红心映警蓝·图平安”品牌建设,创新构建“陆、湖、空”立体防控体系,打造“海纳百警·安护万家”党建品牌,让沙漠边缘的平安答卷成色十足。
做强“田间警务” 为丰收“站岗”
49团海安镇以农业为主,全团种植面积19.97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13.5万亩,果园种植面积4.2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0.71万亩,甘草种植面积0.85万亩,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0.63万亩。
每年一到农忙时节,派出所党支部把警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深耕“田间警务”,以“巡、宣、调”三字工作法为抓手,用脚步丈量平安,为丰收站岗。
“沉下去”锚定群众诉求
“孙大爷,以后遇到了困难一定要找我们,我们一直都在!”“谢谢你们,你们的到来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呢!”这是党支部民警辅警从偏远散户孙大爷家中出来的场景。
7月上旬,49团海安镇黄桃、杏子、香梨、西梅等应季水果迎来大丰收,民警辅警主动“沉下去”,利用农闲间隙,走连队、进果园,进偏远散户家中,与群众谈收成、唠家常,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随身的“笔记本”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25年以来,党支部民警辅警共开展入户走访7850余次,开展田间巡逻1470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0余起。
“聊起来”普及反诈知识
“大叔,今年桃子收成这么好,可一定要守好自己的辛苦钱啊!卖了钱要及时存银行。”“你们一定要守好兜里的钱,不要轻信网上的那些所谓‘低投资、高回报’理财项目,他们都是为了骗你钱!”
民警辅警在巡逻走访过程中,以话家常的方式,为群众宣传类似“丰收季高回报理财骗局”等真实电信诈骗案例,向果农们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种类与套路,增强其防诈识骗意识。
“水果丰收后,群众兜里都有钱了,电信网络诈骗套路多,群众容易上当受骗,我们加大反诈宣传力度,争取让他们的‘钱袋子’不仅满满当当,更要稳稳当当。”民警辅警表示,2025年以来,党支部民警辅警共开展各类宣传640余次,挽回涉农损失9万余元。
“快介入”化解矛盾纠纷
7月5日清晨,民警辅警在49团2连田垄上开展勤务时,偶遇棉农艾大叔与阿大叔因水流变小,争抢浇灌顺序发生争执。两人持铁锹对峙,水渠被扒开缺口,泥水漫过田埂浸湿正成长的棉花。
了解情况后,民警辅警立即介入,拉开争吵的两人,规劝道:“吵架没有啥用,不能解决问题,先把水流变小的原因找到再说吧!”见二人仍怒气未消,民警又说道:“去年咱们团里老王老周因浇灌顺序闹僵,谁都没好处,两家娃还天天一起上学呢!”
随后民警辅警巡渠进行查看,发现因上游闸口被杂物堵住水流变小,他们立即找来扒犁,将沟渠里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对两人进行以案释法化解了争执。
近年来,海安派出所党支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巡逻走访力度,主动了解诸如影响群众安全、妨碍群众创收增收的不利因素,及时摸排辖区存在的潜在矛盾纠纷,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期间,党支部民警辅警共化解涉农纠纷50余起,化解率达100%。
做优“旅游警务” 为旅客“护航”
49团海安镇全境被叶尔羌河、盖米里克河主要河流贯穿,在总容量达4.7亿立方米的小海子水库和永安坝水库内,有着大批的赤嘴潜鸭等重点保护鸟类及绿头鸭、白骨顶鸡等野生鸟类,在此嬉闹生存。
因“山水林田湖草沙”为一体的“塞外江南”景色,永安湖生态旅游区于2018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全国各地游客纷纷前来驻足打卡。
为有效应对涉旅求助与纠纷频发问题,海安派出所党支部创新推出“三全”工作法,以全域响应、全时守护、全程服务为核心,将警务工作深度融入旅游服务,实现 “游客舒心、安全暖心、管理省心”。
全域响应,第一时间到位
“警察同志,我和孩子走散了!”“手机掉湖里了,能帮帮我吗?”“请问最近的洗手间怎么走?”
在永安湖生态旅游区内,类似的求助经常发生。派出所党支部根据旅游旺季治安形势特点,构建“巡防+群防”“动态巡+静态管”“预警+处置”的新型巡防体系,科学划分巡逻路线,布设巡逻点位,通过“点-线-面”网络实现景区无死角覆盖,让游客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平安无处不在。
今年以来,党支部民警辅警共开展景区全域巡逻70余次,接旅客求助170余次,未出现旅客投诉事件。
全时守护,一直在你身边
“没想到在景区还能学到防诈骗知识!”“我们在这感受到了满满的心意和安全感!”来自四川游客的杨女士在景区游玩时,接到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电话,对方声称机票延期需要改签,正当她和诈骗分子通话时,巡逻的民警辅警见她神色异常,及时识破骗局,避免经济损失。
派出所党支部坚持“游客急难愁盼就是警情指令”的工作理念,建立“快速接警、快速处置、快速挽损”三快响应机制,一旦收到游客求助,民警辅警总能第一时间响应。
“看到游客神色慌张地打电话,我们职业敏感就上来了。”民警回忆道:“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介入处理,帮群众保住了机票钱,我们成就感十足。”
全程服务,第一时间调解
民警辅警在开展勤务时,将反诈宣传融入游客从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环节,让游客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反诈知识。他们化身“景区导游”开设流动课堂,通过发放定制版防骗手册、讲解反诈知识等方式,让安全提示“看得见、记得住”。
同时,派出所党支部依托景区警务室,联合市监所、医疗、林业等相关部门建成“接警—处置—化解”三项功能于一体的涉旅调解中心,接警后通过“警情分流表”即时派单——消费纠纷推市监所,意外受伤联医务室,野生动物干扰转林业站,实现“1个中心调度、3个部门联动”。
今年以来,党支部民警辅警共解决涉旅矛盾纠纷60余次,开展反诈知识宣讲220余次,涉及旅客6600余人,涉旅警情同比2024年同期下降20%。
做实“四新警务” 为生命“保驾”
49团海安镇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日照3000小时左右。中国第二、西北地区最大的平原水库——小海子水库和芦苇荡面积达800公顷的永安坝水库,既是群众夏季纳凉好去处,更是图木舒克市重要水源地。
面对夏季高温下群众戏水、野泳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水源地保护压力,海安派出所党支部深入贯彻“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四新警务”部署要求,将“被动处置”转为“主动预防”,将“人力防控”升级为“科技赋能”,创新构建“预防为先、劝离为辅、帮扶为主”的水域安全和水源地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深化“无人机+”应用,全天候、立体化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重点水源地安全。
践行新警务理念,“空中宣”下好预防先手棋
派出所党支部深刻把握“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现代警务核心,彻底转变“重处置、轻预防”的传统思维,将工作重心前移,把资源优先配置到预防环节,形成“宣防结合、科技赋能”的工作思路。同时,依托景区警务室建立常态化防溺水宣传阵地,一方面通过展板、视频、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安全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在水库、水渠等危险水域上空开展“空中宣防”。“请您远离河边危险区域,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下河游泳嬉戏。”的警示语通过无人机循环播放,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威慑和安全提醒效果。
派出所党支部民警辅警深入团场学校,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主题安全教育,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等形式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景区警务室则成为面向游客的安全教育前沿阵地,民警辅警结合水域特点,制作多语言安全提示,确保不同民族游客都能接收到有效的安全信息。
2025年以来,党支部民警辅警已开展无人机防溺水宣传120余次,覆盖群众约6700余人次,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实现人员溺亡“零发生”的目标。
创新新运行模式,“空中视”拉响劝离警示铃
7月14日上午,小海子水库和永安坝水库上空传来阵阵轻微嗡鸣,一架无人机在水库内缓缓升空,朝着偏远位置飞去。自夏季来临,这些“云端卫士”便日夜守护在永安湖畔,用科技力量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49团海安镇水域资源丰富,传统巡查模式难以实现全域覆盖。为破解这一难题,派出所党支部立足工作实际,构建“定点+流动”立体化运行模式。一方面,在小海子水库和永安坝水库周边科学选址,建立1个景区警务室和4个流动执勤点,形成“警务室辐射面、执勤点连接线”的防控布局;另一方面,深化“无人机+”运用,构建起“地面警务室+空中无人机”的立体防控网络,一旦发现水域附近有人员逗留或下水,无人机操作员立即远程喊话警示,同时将精准定位信息推送至就近警务室和巡逻警力,形成“空中发现-地面核查-现场处置”的快速反应闭环。“以前全水域巡查一遍要6小时,现在无人机3小时全覆盖,高发时段还能实时盯防,效率提了至少2倍。”派出所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让1200余名野泳者被及时劝离,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彰显了新运行模式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应用新技术装备,“空中助”架稳纾困连心桥
“找到了,在这里!”一位正赶着羊群的牧民身影出现在警用无人机屏幕上,2025年2月,派出所民警辅警在水域内巡逻时,发现一名4岁左右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在结冰的湖面玩耍,冰面裂纹隐约可见,情况十分危急。
见此情景,民警辅警快步上前护住孩子后背,将其从湖面带至警车上。经询问得知,他和家人一同来此牧羊,没想到因一时贪玩与家人走散。获悉小男孩情况后,大家立即操控无人机,以遇到小孩的位置为中心,寻找其家人踪迹。
五分钟后,终在西南方向2公里处的沙漠边缘,发现其家属牧民买某的踪迹,随即前往该处将小男孩送回其身边。见到安然无恙的小男孩,买某一把将孩子搂进怀里,兴奋地唱起民谣,表示感谢。
海安派出所党支部将新技术装备应用作为提升水域安全管理效能的关键突破口,构建了以警用无人机为核心的技术防控体系。配备的无人机系统集成了高清摄像、红外热成像、远程喊话等先进功能,如同“披上科技战甲”的空中卫士,极大地扩展了民警辅警的感知能力和行动半径。“以前巡逻到不了的沙漠边缘水域,现在无人机5分钟就能飞到,红外镜头一扫就知道有没有人。”操作民警辅警的话,道出了技术装备带来的变革——让“看得见、喊得到、联得快”成为现实,为理念落地、模式运行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海纳百警”是党员民警辅警带头沉在田间、守在景区、飞在半空的警力整合;“安护万家”是“红心映警蓝”初心在防诈宣传的方言里、纠纷调解的汗水中、无人机预警的数据流里的具象化,他们用“铁脚板”踏遍田间地头,用“科技翼”守护水域平安,将党建红的初心使命转化为“钱袋稳、游玩安、生命护”的万家灯火。
这支沙漠边的公安铁军用行动证明,最动人的“枫景”是群众竖起的大拇指;最坚实的警徽,总烙印着泥土与风沙的痕迹。(刘文晶 张壕)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