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党政>正文

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人大代表:汇聚民声“金点子”,锻造治理“金钥匙”

2025-07-22 14:23 来源: 《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段国锋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智慧源头在群众心间。在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一条条来自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金点子”,正通过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被精心收集、有效转化,最终成为解锁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金钥匙”。人大代表们积极履职,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澎湃动能。

广开言路,当好“金点子”的“收纳箱”。如何让散落在民间的智慧结晶被看见、被听见?大石桥乡人大代表们主动延伸履职触角,搭建起多元化的民声“收纳”网络。

“站”在群众身边。遍布各村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室)不再仅仅是挂牌场所,而是成为代表定期接待选民、倾听诉求的“前哨站”。每月固定的“代表活动日”,代表们坐班接待,耐心记录村民关于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方面面的建议。

“走”进百姓心坎。代表们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企业车间,开展专题调研和常态化走访。农忙时节问收成,茶余饭后聊家常,在轻松的氛围中,关乎民生福祉的“金点子”悄然浮现。代表郭红彦在走访中,敏锐捕捉到多位村民对石燕河流域汛期安全隐患的担忧,这条信息随即被详细记录。

“网”聚指尖智慧。乡人大积极运用线上平台,建立微信群、开通线上留言渠道,方便在外务工人员、年轻群体随时随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线上线下结合,确保民声“金点子”收集无死角、全覆盖。今年以来,全乡各级人大代表已累计收集整理各类有价值的“金点子”300余条。

精准转化,勇做“金钥匙”的“锻造师”。收集是基础,转化是关键。代表们深知,“金点子”要真正发光发热,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离不开扎实的调研、科学的论证和有力的推动。

“研”字求真,对于收集到的“金点子”,代表们并非简单转交,而是发挥主体作用,深入调研核实。针对石燕河流域安全隐患的建议,代表小组多次实地勘察,测量水位、查看堤岸,并与水利部门专家座谈,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议”字求实,代表联络站成为“金点子”的“加工厂”。代表们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类、合并、提炼,分析其可行性、紧迫性和普遍性。经过充分讨论,石燕河流域整治被确定为急需推动的重点建议。

“督”字求效,代表们通过法定程序,将成熟的“金点子”转化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或微建议,提交乡人代会或转交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全程跟踪督办,化身“施工监理”。针对石燕河流域整治建议,代表们积极与乡水利站对接上报该县水利局,推动项目立项,并多次参与施工协调会,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最终,一段900米的标准化河堤得以加固,彻底消除了困扰村民多年的汛期隐患。这把由群众智慧启源、代表履职锻造的“金钥匙”,成功解开了安全之“锁”。

赋能治理,结出“善治”的“金果子”。“金点子”变“金钥匙”的实践,在大石桥乡基层治理的沃土上结出了丰硕果实。

治理难题有效破解。从毕家台村安全饮水修缮保障到大石桥村人居环境治理;从乡风文明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到“代表+调解员”模式化解邻里纠纷……一个个源于群众智慧、经由代表推动的解决方案落地生根,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代表作用充分彰显。人大代表在收集、转化、推动“金点子”的过程中,履职能力得到锤炼,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凸显。他们不仅是民意的“传声筒”,更是解决问题的“推动者”和治理效能的“催化剂”,履职成就感和价值感显著提升。

干群关系更加紧密。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重视、被采纳、见成效,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有事找代表”成为村民的共识,信任的桥梁更加坚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加速形成。村民李大爷感慨:“没想到我随口提的建议,代表们这么上心,真给解决了!这‘金点子’还真管用!”

让更多“金点子”闪耀,开启治理新篇章。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刘黎明表示:“‘金点子’源于民智‘金钥匙’成于履职。我们将持续深化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完善‘金点子’征集、筛选、转化、反馈的闭环机制,为代表赋能基层治理提供更坚实的支撑。让每一位代表的履职都成为连接民心的‘连心桥’,让每一个闪光的‘金点子’都能找到转化为治理‘金钥匙’的路径,共同开启大石桥乡更高效、更温暖、更具活力的基层治理新篇章!”

汇聚民声微光,点亮治理之路。大石桥乡人大代表们正手握由群众智慧熔铸、以履职担当锻造的“金钥匙”,不断解锁基层治理的新密码,为乡村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人大力量。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