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有一位默默耕耘、坚守初心的非遗传承人,他用全心的热忱与坚韧,守护着那份古老而珍贵的“三皇砲捶”武医技艺。 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登山怀揣一颗敬畏与热爱之心,将传统的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用创新点亮了古老技艺的生命之光。

1955年出生的王登山,自幼痴迷武术的魅力。童年时期,他拜师学艺,经历了无数汗水与努力,逐渐掌握了传统武术的精髓。而在探索中,他邂逅了那融合力道、技击、实战与养生的“三皇砲捶”。这份奇妙的技艺,成为他人生的灯塔,指引他走上了武医结合的道路。 多年来,王登山深知,单纯的武术套路难以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的渴望。于是,他心怀责任,将中医的博大精深、西医的科学知识,与武术技艺巧妙融合,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武医体系”。他用点穴推拿、正骨按摩、内功运劲等技法,为无数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有人说,他是“活的中医药库”,用双手抚慰着每一颗渴望康复的心。 2009年,三皇砲捶武医技艺被列入北京市门头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王登山多年坚守的认可,更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作为北京博承康医学研究院院长、武术培训中心的领头人,他用心培养一批又一批弟子,将这份珍贵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他不断探索创新的路径。编排居家养生功法,通过网络平台,将传统技艺带到千家万户。疫情期间,他用心推广养生之道,帮助人们增强体质,调和气血。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将点穴锥、振梃等传统兵器元素融入现代健康生活,开发出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功效的养生保健产品,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王登山坚信,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传递与责任的担当。他积极投身文化研究,整理资料,推动“中医+武术”的深度融合。他常说:“真正的传承,需要‘真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让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他的武医技艺逐渐走向全国,甚至走向海外。2023年,“非遗武医技艺内功疗法”入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主办的 “优秀创新健康技术案例征集宣传推广”活动,再次彰显了其在武医创新领域的重要地位,央视影响力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清华大学典型病例刊物等多平台纷纷报道他的事迹。作为非遗的守护者,他用行动践行“传承、创新、普惠”的初心,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愿用毕生的心血,让三皇砲捶武医技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王登山的这句话,饱含着他对非遗的深情与执着。在他的带领下,三皇砲捶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份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它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传递中华民族的瑰宝,温暖每一个渴望健康与希望的心灵。
责任编辑:杨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