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至7日,在“烛光计划”发起人、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寇学臣的带领下,烛光计划专家团队第三次走进新疆库尔勒市,相继开展书法教师培训、教学示范课、教学研讨会等系列教育帮扶活动,并深入五所实验学校调研指导,受到当地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热烈欢迎。

自“烛光计划”2023年走进库尔勒市以来,先后举办了全市书法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和“烛光计划”百所乡村学校师生作品巡展,遴选建立了5所实验学校,并捐赠书法教材、软件、碑帖、挂图及报刊杂志,“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持续助力当地书法教育的开展。为做好本次教培活动,寇学臣教授前期做了针对性的调研,设计了详实的教培方案,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书法教学的深度研习之旅。 7月5日上午,寇学臣教授在《规范汉字书写教学指要》专题讲座中,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构建起完整教学框架。他结合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明确了规范汉字书写教学三大核心任务:以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为根基,保障学生健康与书写质量;以实现规范到美观的四阶梯度提升为关键,强化书写能力提升;以传承五千年文明为灵魂,挖掘汉字书法文化内涵。 7月6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书法专职教研员耿国华老师做《中小学书法教师应该具备的三项专业素养》主旨报告。他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书法教师要有钻研和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讲授与演示的能力、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书法教师的师德修养不仅体现在对专业的敬畏,更要通过笔墨教学传递“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

为提高广大教师教学能力,本次教师培训特别安培两节教学示范课。特邀新疆沙湾市第五小学校长李新霞做《左耳旁与右耳旁》小学二年级硬笔示范课,石家庄市四十三中书法专职教师樊乐做《口言寄意,笔墨传心》小学五年级毛笔示范课。两节示范课,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课本和书法教材紧密结合,对书法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示范性。 7月6日下午,“烛光计划”实验学校书法教学研讨会在十一小举行,来自五所实验学校的20余位一线书法教师参加会议。各位老师纷纷畅所欲言,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分享做法和经验,提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内容涵盖教学内容整合、毛笔与硬笔融合、书法课堂管理、书法工具使用、书法教学研究与教育评价等多个维度。与会专家现场把脉,对各种问题分门别类进行诊断,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为进一步推进书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培训期间,“烛光计划”专家团队分别到五所实验学校调研指导。在梨香小学参观了校园文化,组织了书法教师座谈会,观看了师生的平时作业和书法作品展示,寇学臣教授还被学校聘为“名誉校长”。第五小学的校名和校训均由寇学臣教授题写,在新投入使用的书法教室内,与会专家对师生书法临摹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在第二十一中学,樊乐老师为书法社团的学生上一堂生动实用的硬笔书法课。在第十一小学崭新的书法教室内,李新霞校长为48名语文教师分享书法课堂管理经验,许多教师多年的疑惑在一个多小时内逐渐豁然开朗。 寇学臣欣喜地说,“烛光计划”走进库尔勒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各个学校在书法教育教学和学校特色打造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库尔勒市六小和十一小新建的书法专用教室投入使用,犁乡小学还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让人感到十分振奋。“库尔勒市所需,尽烛光计划所能。”本次培训、调研和研讨系列活动,切时如需、意义深远,为进一步推进库尔勒市书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孙鹏代表库尔勒市教研部门对“烛光计划”专家一行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此次活动安排紧凑,效率高超,扎实有效,不仅让广大师生们收获了专业指导,更通过深度交流互动,让广大师生看到了书法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相信这场专业的教培指导,会让书法之美在梨乡更多的中小学校持久绽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 链接—— “烛光计划”是由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支持,开明慈善基金会、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资助,河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民进河北省委员会、河北省书协和河北师范大学等共同主办的书法教育大型公益活动。其宗旨是通过“义捐、义讲、义培、义评”等形式,服务偏远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该计划自2013年启动以来,先后走进全省11个地市,并辐射京津、贵州、新疆、西藏等2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书法教育实验校199所,培训教师5000余人,受益师生达60万余人,为普及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新闻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在全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文/杨静)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