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新闻资讯>正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二十周年:ATSF计划领航数字时代文化多样新生态

2025-07-11 15:33 来源:《祖国》杂志

二十载文明对话,数字时代再启新程。78ATSF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二十周年全球庆祝活动说明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作为《公约》二十周年庆典的核心行动,这项横跨五大洲的文化工程将以2025年大阪世博会为起点,通过数字技术激活全球文化多样性生命力,为下一个二十年绘制"可触、可感、可参与"的发展蓝图。

ATSF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二十周年庆祝活动项目说明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国际电影电视和视听交流理事会(CICT-ICFT to UNESCO副主席兼PCI(创意创新平台)主席HUN XUEYUANATSF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20周年全球庆祝活动数字叙事与全媒体传播组委会主任吕晓光组委会副主任许志刚,广州星有科技董事长、"星球人跨次元数字演唱会"负责人刘德洪,马来西亚海润贸易有限公司陈华,美术宝科技艺术集团韩骁,中国新兴建设孙雷,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尚彦,中华慈善总会杨柏,光明健康科学研究院范校敏等文化科技领域先锋人物及机构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动由ATSF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20周年全球庆祝活动数字叙事与全媒体传播组委会主任吕晓光主持,采用中英双语同声传译。

核心致辞:二十年公约实践的时代答卷


"二十年前,148个国家共同签署《公约》,首次以国际法形式确立'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遗产';二十年后,151个缔约方的实践已证明,文化不是静态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活水。"HUN XUEYUAN在致辞中强调,“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我们需要用创新思维回应时代命题:如何让技术成为多样性的‘扩音器’,而非‘同质化’的催化剂?”ATSF计划(艺术和科技共创可持续未来计划)是为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二十周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国际电影电视和视听交流理事会(CICT-ICFT to UNESCO)与创意创新平台(PCI)联合发起的全球性战略 initiative,旨在通过融合艺术、科技与可持续发展三大核心支柱,构建跨文化对话与国际合作网络。它既是对《公约》精神的当代诠释,更是面向未来的行动纲领。

CICT-ICFT to UNESCO副主席兼PCI主席HUN XUEYUAN

吕晓光则聚焦《公约》二十周年庆祝活动与ATSF计划的深度联动:"今年8月大阪世博会期间,我们将艺术和科技共创可持续未来(ATSF)计划带入世博会,在5年一届的世博会中举办主题周、《公约》庆祝活动启动仪式和发布会全球遴选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的品牌、故事、项目、产品、技术、文化艺术作品倡议等,借助千载难逢机遇展现如何运用艺术与科技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及面向可持续未来的创新实践与解决方案。全球庆祝活动征集通道已开启入选活动将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国际电影电视和视听交流理事会(CICT-ICFT to UNESCO)与创意创新平台(PCI特别授权"

方案解读:三大标准筛选"有生命力的文化方案"

在项目方案说明环节,HUN XUEYUAN详解《公约》二十周年庆祝活动框架:"全球征集将持续至8,重点关注三类项目:技术创新型如元宇宙数字叙事,社会包容型如残障群体文化适老化产品,可持续发展型如传统工艺与环保材料结合的创新设计。"她特别强调,艺术是情感的语言,科技是连接的桥梁,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地。

吕晓光进一步发布申报指南:"我们为入选项目提供'政策+资源+技术'三重保障:CICT-ICFT to UNESCO官方授权背书、PCI平台整合的AI动作捕捉与区块链存证技术支持,以及'文化科技加速器'的商业孵化服务。"自由发言环节中,广州星有科技董事长刘德洪提出"元宇宙赋能文化多样性"方案,引发多代表共鸣,现场达成项初步合作意向。

合作启航:首批全球项目签约落地

下午410分,签约仪式成为全场焦点。刘德洪代表"星球人跨次元数字演唱会"项目与Platform for Creativity & Innovation签署合作协议,这也是《公约》二十周年庆祝活动的首签约项目。"我们将在大阪世博会呈现裸眼3D沉浸式演出——观众可'走进'非洲马赛族部落,与AI生成的虚拟歌者共同创作融合部落图腾与电子音乐的跨文化作品。"刘德洪透露,“ATSF不仅给了我们舞台,更给了我们持续生长的土壤。

ATSF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二十周年庆祝活动首批代表签约

面向未来:一场跨越全球"文化长征"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项目发布,而是一次向全球文化生态发出的数字邀请函吕晓光在总结发言中宣布,《公约》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全球征集已收到初步成果,首批15个入围项目将于8旬公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的‘活态传承’,更是《公约》精神的升华——多样性不再是被动保护的‘标本’,而是主动对话的‘引擎’。会后发放的项目资料包包含活动方案、申报指南及技术支持清单,为全球参与者提供清晰路径。

窗外,北京的夏夜星光点点,恰似《公约》二十周年庆典上不灭的文明火种。当20258月大阪世博会的灯光亮起,ATSF计划将为这场跨越二十年的全球约定写下新的注脚:文化多样性,不仅需要被守护,更需要被共创——在数字浪潮中,每个文明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共同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乐章。/李步军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