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公安机关“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以来,第十三师新星市公安局紧盯执法领域突出短板问题和顽症痼疾,以“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牵引,创新推出“14443”工作法,积极构建与“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相适应的法治工作体系,推动执法质量显著提升。
压实“一个责任”,推动法治公安建设持续向好。始终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法治公安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压实“党委第一责任”。建立局领导、所(队)长、办案民警执法活动“三级捆绑责任制”,每周形成执法监督通报,对发现的问题由分管局领导牵头,限期整改,形成“领导抓、抓领导,全警抓、抓全警”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局党委专题研究执法规范化建设3次,召开法治工作推进会4场次,形成周通报17期。二是落实轮值讲法制度化。党委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重要会议,由法制支队负责轮值讲法,不断提高全警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执法资格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提升民警执法素质的重要抓手,落实“两个必须”要求,师市行政案件评查中,师市公安局案件优秀率为84%,同比提升13%。三是加强执法能力培训。建立健全以师市调训、全局轮训、派出所随岗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三级教育训练体系,严格实行民警上岗和首任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实战必训“三个必训”制度,执法民警共参加上级培训15期,本局举办执法业务培训25期,覆盖全警。
聚焦“四个提升”,推动法制队伍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聚焦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效率、执法质量、执法能力、执法公信力”四个提升目标,多措并举,着力解决执法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不清、履职范围不明、责任追究不严的问题。一是选优配强法制民警。增加法制部门民警人数,重新选配法制员,执法部门法制员覆盖率达到100%。同步建立法制民警下沉机制,每季度选配一名法制民警下沉派出所实践锻炼,不断提升民警专业素养。二是加强执法思想建设。在进一步强化思想教育的同时,要求法制部门通过案件会商、专题交流等方式牵头加强与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截至目前,召开联席会议7场次,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强化执法素质建设。按照法制民警“人人是教官”的思路,大力推广案例式、实战式教学,分警种、分类别开展实战教育训练,强化业务骨干专项培训,切实打牢法治工作基础,目前全局法治人才库民警达10人,同比上升61%。四是深化法制员建设。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全部纳入法制审核范畴,及时发现纠正执法过错,着力构建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抓总、法制抓面、警种抓线、法制员抓点的网格化执法监督管理体系,保持了行政复议案件零发生的优异成绩。
突出“四个专业”,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抓工作带队伍的“牛鼻子”,以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突出队伍专业化。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落实奖惩机制,对业务能力优秀、工作表现突出的民警辅警给予表彰奖励,对出现问题、工作不力的个人进行约谈通报,促进全体民警辅警工作能力全面提升。二是突出管理专业化。中心人员全部定岗定责,从入区登记、人身安全检查、信息采集、随身物品暂存、候问管理等环节全流程进行动态监督、闭环管理、全程留痕,集中整治接处警、现场执法等不规范问题57起,同比下降20%。三是突出保障专业化。中心与刑侦、治安、交管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对进入中心的犯罪嫌疑人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并推送办案部门,充分发挥数据实战能力。四是突出中心专业化。推动完成巴里坤垦区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分中心和派出所办案区升级改造,建立统一监督管理平台,推行"1个中心+1个分中心+N个智能化办案区"管理模式,实现执法安全"零事故"。
落实“四项制度”,健全执法制度体系建设。制定《第十三师新星市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着力解决执法领域突出短板问题和顽症痼疾,以先进示范带动全局执法质量提升;制定《第十三师新星市公安局多警种合成作战实施方案》,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整合各部门资源,为案件办理提供数据支撑;制定《第十三师新星市公安机关重大案件集体议案制度(试行)》,整合集体智慧,提升重大案件办理的公正性、合法性和准确性;制定《第十三师新星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师市高质量发展37条措施》,全链条助力师市高质量发展。
健全“三个举措”,推动执法质量提升。牢固树立既要严格、公正、规范,又要理性、平和、文明的执法理念,着力在提高民警执法能力、规范执法执勤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整改突出执法问题上下功夫。一是健全部门联席会议举措。进一步完善法制、政工、督察等监督部门和各执法警种内部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形成内外监督合力。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把结果性监督向执法全过程监督延伸,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消除监督盲区。二是健全执法综合管控举措。印发《接处警指导手册与提示卡》等操作指引,明确执法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和法律依据,有效解决民警在具体执法活动中“不敢做、不会做、做不好”问题。为基层增配警务装备200余套,为执法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三是健全日常法制监督举措。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日常监管,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查找问题不足,及时改进完善,推动责任落实,提升执法质效。(刘文晶 魏浩)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