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李晓宁 七月天,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的田野里,一片片成熟的烟叶散发着特有的清香。随着采收接续开始,一年中最关键、也最忙碌的烟叶烘烤季正式拉开大幕。一座座烤房前热气蒸腾,烟火气十足,全镇上下正全力以赴,把这片片“绿叶子”变成致富的“金叶子”。
“任师傅,您快看看,这温度是不是该调了?”在陈岗村村的烤房旁,烟农周俊礼正拉着镇里的技术员老任请教。烘烤烟叶是个精细活,火候掌握不好,一年的辛苦可能就打了折扣。为了让烟农烤得好、收益高,枣园镇政府今年早早动起来,联合县烟草公司的专家,把技术课堂直接搬到了烤房边上。技术员们顶着高温,一个烤房一个烤房地跑,手把手教烟农怎么控温度、保湿度,尤其是烟叶变黄、定色的关键时期。“以前自己摸索,心里没谱,生怕烤坏了。现在专家天天能见着,问啥都耐心答,感觉踏实多了!”周俊礼一边记录要点一边笑着说。
烘烤季最怕停电、设备出问题。镇政府也想到了前头,协调电力、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把全镇密集烤房的电路、风机等设备挨个检查了一遍,确保烘烤期间电力稳稳当当,设备运转顺畅,给烟农吃下了“定心丸”。
枣园镇种烟叶有年头了,这片土地长出的烟叶品质好,是不少乡亲们重要的收入来源。今年全镇种了三千多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在烤房前,时荣臣家刚出炉的一杆杆烟叶色泽金黄,散发着浓郁的甜香。老时小心地拿起一片,仔细端详,脸上笑开了花:“今年老天爷帮忙,烟叶长得厚实,烘烤又有专家指导,这炉烟成色真不赖!就盼着卖个好价钱,不白忙活这半年。”
这小小的烤房,就像一座座“金色加工厂”。青翠的烟叶在这里经过火的淬炼,变成金灿灿的成品。每一炉好烟,都承载着烟农的汗水和对好日子的期盼。它们不仅是枣园镇响当当的农业名片,更是乡亲们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实实在在的底气。
目前,枣园镇烟叶烘烤工作正高效、有序推进。据统计,今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达3500亩,累计开展现场指导服务200余人次,实现全镇89座密集烤房技术服务全覆盖;同时,协同电力、农机部门提前完成所有烤房电力线路及关键设备检修维护,确保烘烤季设备故障率为零、电力供应稳定率达100%。 这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为烟叶品质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更将有效促进烟农增收和产业增效。金色烟叶,正成为打开枣园镇乡村产业振兴之门的“金钥匙”,铺就农民富裕的幸福底色。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