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内蒙古草原上,中医文化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北疆大地。包头市青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舒心通脑诊疗法》传承人张杰,以家族四代人的坚守,将源自江南的中医瑰宝,在草原深处续写传奇。他以脉为引、以药为方,既传承千年岐黄智慧,又融入现代医学创新,让古老的诊疗技艺焕发出蓬勃生机。
张杰出身中医世家,15岁起便跟随祖父研习中医,系统学习家族传承的中医理论体系。为拓宽医学视野,他考入医科大学医疗系,深入钻研现代医学知识。中西医学的交融,让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有了独特见解。毕业后,他扎根临床一线,从1990年创办心脑血管专科中医医院,到2003年在青山区开设中医诊所,三十余载深耕不辍,独创中药多元一体化治疗冠心病技术。他以中医药为核心,提出“脏腑相生”“心肌细胞再生”等创新理念,通过活血化瘀、疏通循环等疗法,帮助无数患者重获健康。
张氏舒心通脑诊疗法历经200余年传承,起源于江苏,以祖传医理为根基,依托五行生克制化理论,通过28种脉象的细微变化精准诊断病情,再以中草药辨证施治。光绪年间,张氏祖辈迁至山西保德县,开设“源兴茂药店”悬壶济世;1938年,第二代传承人迁居包头东河区,让这项技艺在北疆落地生根。2023年7月,该疗法被列入包头市青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更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联合推广的优秀创新健康技术案例,其在心脑血管诊疗领域的创新性与实用价值获得权威认可。
临床中,张杰运用祖传脉诊绝技,能敏锐感知心脏跳动节律、血流状态及血管堵塞位置,将传统中医“以象测脏”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现代医学难以攻克的心脑血管疾病,他以“古法新用”的方式,将传统诊疗与现代科技结合,让非遗技艺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草原良方”。
作为非遗传承人,张杰深知肩上的责任。他不仅坚守临床一线,更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运用现代科研方法解析古方原理;另一方面,悉心培养年轻中医人才,让张氏舒心通脑诊疗法薪火相传。在他的努力下,古老的中医智慧正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继续为北疆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罗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