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关注三农>正文

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颗粒归仓正当时

2025-05-19 14:47 来源: 《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李晓宁   春争日,夏争时,五月的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麦浪翻滚,五万多亩小麦铺展成金色海洋。几十台联合收割机在麦浪中来回穿梭,饱满的麦粒如金色瀑布般倾泻入车,农民们忙着装运的身影与轰鸣机械声,共同勾勒出三夏抢收的火热场景。

在周岗村的麦田里,农机手张建国操控的收割机划出规整的收割线。趁着天晴,每台机子日收20亩不在话下!他黝黑的脸上沁着汗珠,话语里透着自豪。不远处,由镇村干部组成的麦收专班正顶着烈日巡查,既当机械调度员,又安全监督员。镇负责人刘柯兵蹲在田垄间,捧起新收的麦粒细细端详:今年一直落实浇灌保墒,灌浆期没有受影响,给今年的小麦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据测算,全镇小麦总产量将突破3万吨大关。

为应对多变天气,枣园镇打出组合拳”——在大王庙和沟王村设立的粮食烘干点,设备全天候运转。湿粮进仓、干粮入库一条龙!操作员李建铎调试着温控仪表介绍。镇域还准备20多处晾晒场,实现晒场到田头、粮仓接机口。更让群众欣喜的是秸秆变废为宝:打捆机将麦秸压实成块,直供生物材料厂和养殖企业。既保蓝天白云,每亩还增收50元!正在装车的村民杨戈笑得合不拢嘴。目前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地力提升等级,化肥农药减量,这样的丰收才更有后劲!镇党委书记刘柯兵抓起一把黝黑的泥土,细数土地的变化。透过金灿灿的麦浪,是枣园镇贯彻全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政策的具体实践。近年来,镇平县持续推广高标准农田,田间智能灌溉系统,植保无人机实施一喷三防,带动专业合作社推广优质品种,构建起良田打底、良种当家、良法护航的科学种植体系。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