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章东丽 “水潭边安置了救援杆和救生圈,这下大伙儿路过时心里踏实多了!”5月13日,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磨沟村村民陈玉国看到村干部在离他家500多米处的水潭边放置的救生设备后,感慨地说,“以前总担心孩子贪玩靠近水边,现在有了这些救援设备,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能派上大用场,村里想得太周到了!”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全镇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桑坪镇积极行动,全面开展防溺亡工作,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对全镇隐患水域进行排查,并安排救生圈、救援杆绳发放,全力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该镇组织专门力量,对镇域内所有可能存在溺水风险的水域展开地毯式排查。工作人员深入到河流、水库、池塘、沟渠等重点区域,详细记录水域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安全隐患情况。经排查,共确定包括灌河流域、山沟河流水潭27处危险水域,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详细的隐患水域台账。
针对排查出的危险水域,该镇迅速行动,统一采购了一批救生圈、救援杆和救援绳等救生设备,并及时发放到各个危险水域点。同时,在这些水域周边显眼位置设置了醒目的警示标识,提醒群众注意安全,远离危险水域。按照“四个一”的标准要求,即一个救生圈、一根救援杆、一条救援绳、一块警示牌,确保每个危险水域的防护设施配备齐全,切实提高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
此外,还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落实和日常巡查工作。明确了每一处危险水域的监管责任人,将防溺水工作责任细化到个人。各村由村组干部、党员组成防溺水巡逻工作队,坚持每天对危险水域进行巡查,及时劝离在危险水域垂钓、逗留、玩耍的人员,特别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坚决制止未成年人下水洗澡、游泳等危险行为。
在做好硬件设施配备和日常巡查的同时,桑坪镇还积极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防溺水知识。镇村干部走村入户,深入到学生家中,与学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溺水事故案例,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学校也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发放宣传资料、家校联络群推送信息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防溺水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下一步,桑坪镇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完善防溺水工作机制,加强对危险水域的动态监管,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确保防溺水工作取得实效,为全镇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桑坪镇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