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湖北省阳新县富池镇山水翠绿,镇村处处繁花似锦,阳新县楹联学会组织25位楹联艺术家走进“中国楹联文化传承单位”富池镇,聚焦沙村村,开展调研采风活动。

阳新县文联主席彭书桃、县楹联学会会长向能来率领楹联艺术家们乘车观看了武穴长江大桥、富枫隧道、滨江公园和企业服务中心,在甘宁公园观看了墓地四周和园内场馆的楹联,进行现场点评。 上午10时许,楹联艺术家们来到“湖北省楹联文化传承示范村”沙村村,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汪高秋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楹联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汇报,参观了村文化礼堂、沙村新街、沙村文化公园,实地察看了水果采摘园等产业基地。县楹联学会专家组组长罗裕民和楹联专家马先水、董鸣鸿等对沙村文化公园的已有楹联进行了指导。县文联、县楹联学会领导对沙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滨江楹联文化示范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富池镇文联、镇楹联学会和沙村村委会对专家们的意见进行了认真记录,下一步将整改实施。

84岁的县楹联学会会员乐庸振看了富池镇和沙村村的变化,感慨万千:“我有20年没来富池了,今天一见,让我大开眼界,富池成了一座美丽新城,沙村成了一颗灿烂的明珠,我要把所见所闻认真消化,仔细打磨,撰写一批高质量的楹联,赞美魅力富池、美丽沙村”。 县文联主席彭书桃表示:“此次楹联学会开展‘楹联进乡村’采风活动,走进富池镇和沙村村,意义重大,特色鲜明,这是文艺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生动体现,今后继续发扬这种做法,把楹联艺术家们带到工农业生产一线,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 县楹联学会会长向能来表示:“此次调研采风活动结束后,楹联艺术家们将撰写一批赞美富池镇和沙村村的楹联,县楹联学会及时收录并选择一批高质量楹联镌刻在富池镇区和沙村村重点位置,择选一批楹联投寄媒体,联刊发表。” 县楹联学会会员袁永来即兴撰联:“月动池塘风动柳,人歌亭榭鸟歌梅”。会员张成忠撰联:“倚梅子山,傍长江水,路接通途,稻虾养殖开富路;邻武穴市,依富港边,村兴产业,杂柑栽培绽新花。” 副会长柯善才、刘道忠、郑国强等楹联艺术家现场共撰写楹联36副。

随后,县楹联学会为富池镇和沙村村赠送《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阳新分卷》楹联书籍160本。(郑满星)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