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科教文卫 >教育天地>正文

中国青年,永远是值得信赖的时代力量

青春力量诠释责任担当,大学生踊跃投身全球盛会

2025-05-14 15:06 来源:《祖国》杂志

近日,随着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成都世运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全面启动,成都高校学子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从校园宣讲会的热烈响应到选拔现场的从容自信,大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专业素养,让青春在服务国际盛事中闪耀光芒。

高校响应热潮涌动,专业力量注入服务

1026日招募启动仪式在成都体育学院举行后,各高校迅速行动:

电子科技大学依托“电子信息+”学科特色,组织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报名赛事技术保障岗位。在模拟赛事系统操作测试中,学生们凭借扎实的编程能力和应急处理技巧,展现出科技青年的硬核实力。一名报名者表示:“用代码守护赛事运行,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专业担当,这是我们的时代使命。”

西南民族大学发挥多民族文化融合优势,招募懂藏、彝、羌等少数民族语言及英语、法语的学生,重点培养跨文化交流志愿者。曾参与大运会志愿服务的学生阿依木说:“作为民族院校学生,我们有责任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让世界听见多元中国的声音。”

青春选择背后:责任意识与时代情怀

在四川大学的招募宣讲会上,一位报名语言服务岗位的英语专业学生分享道:“看到招募公告时,首先想到的是‘能为成都做什么’。志愿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用行动定义我们这代人的担当。”这种朴素的责任感,贯穿于各高校招募现场——西南交通大学报名骨干志愿者的学生自带赛事组织策划方案,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专业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设计“绿色办赛”资源保护建议,四川师范大学礼仪志愿者团队提前开展体能与仪态集训……

00后”们用实际行动打破“温室一代”的刻板印象:在西南财经大学面试现场,学生们围绕“如何用金融知识助力赛事可持续运营”展开答辩;成都体育学院的运动员志愿者则表示:“赛场内外都是‘竞技场’,我们要用专业精神诠释体育人的奉献底色。”

从个体选择到群体风尚:志愿精神的时代传承

此次招募中,“传承”成为高频词——许多学生受长辈参与汶川地震救援、大运会服务等经历影响,主动接过志愿精神的接力棒。西南民族大学一位藏族学生说:“阿爸曾是大运会志愿者,他总说‘帮助他人就是点亮自己’。现在轮到我站出来,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团结与温暖。”

这种精神传承,正转化为高校育人的生动实践。各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课”体系:电子科技大学把赛事技术服务纳入实践学分,成都体育学院将体能测试与专业课程结合,四川师范大学开设“国际礼仪与沟通”专项培训。正如成都世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言:“大学生志愿者不仅是赛事服务的主力军,更是中国青年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用热情、专业和担当,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闪耀全球舞台。”

截至目前,已有超3万名成都大学生提交报名申请。这些洋溢着青春朝气的面孔背后,是当代青年对“小我融入大我”的深刻理解。当他们穿上志愿服的那一刻,不仅是赛事服务的参与者,更是文明交流的使者、城市形象的名片。正如一位志愿者在申请书上写道:“我们的肩膀或许稚嫩,但足以担起‘让世界看见成都,让成都拥抱世界’的青春誓言。”

这场关于责任与热爱的青春奔赴,正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志愿华章。随着选拔工作的深入,一支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即将亮相,他们将以行动证明:中国青年,永远是值得信赖的时代力量/田佳子)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