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和搬运少不了农户的参与,这就诞生了一支收采大军,帮助葱农和种葱大户采摘、运输,使葱农快收快销,他们被葱农们称为田间“钟点工”。这部分群众大多来自上港乡各村,还有邻县邓州人,“钟点工”们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活跃在田间地头,有序劳动,成为乡间一抹亮丽的风景。
面对“钟点工”的辛勤,瓦亭陂村党支部书记王彦涛说:“我们村今年种了2800多亩洋葱田,平均每亩收18000斤,需要400多名劳力来帮助采收。尽管葱价不太理想,但‘钟点工’倍加努力,支撑这一产业持续发展。他们每季中,女劳力可收5000多元,棒劳力在14000元以上,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上港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通过成立农业产业合作社、洋葱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在提高土地收益的同时,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务工,让留守在家的村民组成田间“钟点工”,利用农忙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既解决了种葱大户农忙时间用工问题,也鼓起了田间“钟点工”的“钱袋子”。“我们从洋葱育苗,到葱苗移栽,再到田间管理,采收葱球,都是雇佣的这些‘钟点工’,他们手法娴熟,干活利落,我们很放心,达到了帮助村民增加收入的目标。”同样是种葱大户的王彦涛说。这些田间“钟点工”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应的“工种”,以计件计量等方式获取劳动报酬,成为“不差钱”一族。同时,也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