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文化看点>正文

铁骑雄风贯古今:从草原驼铃到大国重器的精神传承

2025-05-12 14:30 来源:《祖国》杂志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科技、军事、人才、能源是强大国力的关键要素,粮食则是稳固的根基。历史告诉我们,科技人才与军事人才,是红色江山长治久安的坚实保障。让我们从历史读懂现在,一起领悟雄风文化。
  当马头琴的悠扬掠过阴山,当奶茶的融合漫过草原,成吉思汗的铁骑虽已湮没在历史的黄沙中,却在中华文明的基因里留下了“雄风”的注脚——那是逐水草而居的开拓精神,是金戈铁马的家国情怀,更是跨越时空的实践力量。在湖南溇澧大地,当茶马古道的驼铃与火箭军“东风快递”的蓝V账号在视频中相遇,两种“铁骑雄风”穿越千年时空,共同奏响了新时代文化传承的激昂乐章。
 一、马背与驼铃:雄风文化的双重基因

  蒙古高原的铁骑雄风,是“弯弓射大雕”的豪迈;湘西古道的茶马雄风,是“负茶走天下”的坚韧。二者看似迥异,却在中华文明的坐标系上交汇——前者以军事开拓奠定疆域版图,后者以商业文明联结民族血脉。成吉思汗的铁骑踏出了横跨欧亚的帝国,却在征服中推行“丝绸之路”的贸易保护;湘西马帮的驼队载着云雾茶翻越雪峰山,却在货担里藏着抵御匪患的长刀。这种“武能安邦、商能富民”的文化特质,正是雄风精神的核心:对目标的执着如铁骑破冰,对梦想的实践似驼铃致远。


 张家界天子山
  在张家界茶马雄风风景区,当演员们身着蒙古袍策马奔腾,重现当年“茶马互市”的盛景时,观众总能在马蹄声中听见历史的回响。这不仅是对商业文明的致敬,更是对“以柔克刚”智慧的当代诠释——正如火箭军的“东风快递”以科技军事雄风守护和平,茶马古道的先民们早已懂得:真正的强大,是让不同文明在互通有无中彼此成就。
  二、从扩红战场到戈壁烽烟:雄风精神的时代裂变
  袁任远在湘鄂西苏区举起的“扩红”大旗,与陈能宽在罗布泊扬起的风沙,共同书写了雄风文化的不同篇章。前者在革命低潮期“一杆梭镖闹革命”,用信念凝聚起工农武装的星火;后者在零下30℃的戈壁赤足试验,用算盘敲开核武大国的大门。当我们在茶马雄风景区看到袁任远雕塑与“东风快递”视频遥相呼应,便会懂得:国防雄风不仅是战马嘶鸣的冲锋,更是科技攻坚的“隐形铠甲”;贸易雄风不仅是货物互通的繁荣,更是文明互鉴的胸襟。
  三、从“最短木板”到“精神高地”:乡村振兴的文化突围
  木桶的高度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中国发展的“木板”上,乡村曾长期是薄弱环节。但在溇澧大地,雄风文化正成为“补短板”的精神杠杆。
  
  更深刻的启示在于:雄风文化拒绝“等靠要”,推崇“闯创干”。正如成吉思汗的铁骑从不安于草原,湘西马帮从不困于群山,当代乡村更需主动突围——用“东风快递”的科技感包装非遗技艺,借“骑马文化”的体验性开发研学路线。这种突围,不是模仿沿海的“复制粘贴”,而是像陈能宽在核爆数据中寻找“中国答案”那样,在文化根脉中挖掘独特的“破局密码”。
  
  站在茶马雄风景区的观众席,舞美展示着“蒙古高原的辽阔,武陵群山的苍茫”。历史的风从这里掠过,留下的不仅是马帮的铜铃与战士的勋章,更是一种永不褪色的精神——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雄风,是成吉思汗“弯弓射雕”的开拓,也是陈能宽“赤足算核”的专注;是马帮穿越峡谷的无畏,更是当代乡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当火箭军的导弹方阵驶过天安门广场,当茶马古道的青石板上响起研学的脚步,我们终于懂得:雄风文化从未远去,它早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在草原,它是策马扬鞭的豪迈;在湘西,它是负茶前行的坚韧;在实验室,它是隐姓埋名的奉献;在乡村,它是不甘落后的奋进。这种“雄风”精神,让最短的木板挺直脊梁,让最基层的细胞充满活力,最终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汤湖听)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