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伍佑桃 近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简称“山东高院”)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召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及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审理情况。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省法院全年审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3477件,同比增长7%。
山东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英表示,面对新业态用工纠纷激增、涉超龄劳动者争议复杂化等挑战,山东法院通过深化裁审衔接、优化多元解纷机制,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法院全年新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5617件,同比增长6%;审结73477件,同比增长7%,案件调解成功率、仲裁结案率分别达83.15%、99.40%,结案金额42.77亿元。
据悉,2024年山东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劳动者群体从传统城镇职工扩展至公司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在校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及网络主播等;用人单位类型亦从低端制造业、建筑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平台经济企业延伸。
第二,平台企业通过签订承揽协议、要求劳动者注册个体工商户、连环外包等方式规避劳动关系,导致确认劳动关系、追索工伤保险待遇案件占比显著上升。数据显示,此类案件占新收案件的40%以上。孙英对此表示,此类争议需通过“穿透式审查”明确用工本质,平衡平台经济创新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第三,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涉及超龄劳动者的工伤认定、社保待遇等案件逐年增多。此类案件因政策衔接和历史遗留问题,审理难度较大,还需统一裁审标准和司法政策指引。
山东省组建劳动人事争议专业审判团队,推行类案专审机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2024年,一审上诉率降至25.7%,二审改发率稳定在6%,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24年,通过绿色通道处理的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
山东省调撤案件25413件,同比增长7%。通过“首案示范+批量调解”模式,对群体性纠纷选取代表性案件先行裁判,统一裁判标准后推进类案调解,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
2023年12月,山东高院与山东省人社厅联合上线全国首个省级裁审衔接平台“裁审齐鲁通”,实现仲裁与审判数据互通、结果比对、预警研判等功能。截至2025年3月,该平台已完成54945件案件信息比对,推动裁审标准统一率提升至92%。五大功能赋能:办案数据共享、电子阅卷、结果比对、分析研判、预警通报。跨省试点推广:2024年9月,最高法院、人社部将山东列为全国裁审信息比对机制建设九大试点省份之一,其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发布会同步发布多件典型案例,涵盖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等热点问题。孙英强调,2025年山东法院将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深化裁审衔接机制,探索“劳动维权+就业帮扶”模式,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提供入职指导、离职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格局。
山东省通过司法审判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为新业态经济发展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了“山东样本”。其“裁审衔接+多元解纷”的创新实践,不仅有效降低了社会矛盾化解成本,更为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改革贡献了可复制的经验。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