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李怡琳 4月24日,河南省淅川县河湖事务中心召开全县水库运行管理培训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部署,系统总结2024年水库管理工作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淅川县河湖中心全体人员、各乡镇水利站负责人、水库管护人员及技术骨干共50余人参加培训。
会议指出,2024年淅川县以“数字赋能、智慧管护”为主线,扎实推进水库运行管理各项工作。全年完成21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建成雨水情测报设施及安全监测系统,并与省级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水库安全预警能力大幅提升。创新推行“第三方托管+政府监管”模式,委托专业物业公司管理21座水库,通过量化考核、标准化流程,推动管护效能显著提升。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水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释放。
会议强调,当前水库管理仍存在监测预报体系不完善、洪水调控能力不足、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滞后等短板。2025年将锚定“全国一流智慧水库管理标杆”目标,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构建“三位一体”安全管理体系。汛前完成21座水库库容曲线复核,强化溢洪道、防控设施隐患整治;推进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建设,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链条覆盖;深化标准化管理,推广“第三方托管”经验,落实“三个责任人”制度。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幸福河湖样板。加强生态流量管控,严控取用水总量;深化“清四乱”常态化,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违规搭建;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水利。拓展河湖管理平台功能,集成北斗定位、AI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模块,开发水库调度智能决策系统;推广无人机巡库、水下机器人探测等技术,建立“线上巡查+线下核查”双轨机制;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筑牢数据安全屏障。
会议要求,全县水利系统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对上级交办任务、群众反映问题,立行立改、限期销号;对违规私搭乱建等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形成强大震慑。以“数字赋能、智慧引领”为旗帜,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奋力谱写智慧管护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淅川篇章!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