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法治中国 >社会与法>正文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高效调解化纠纷 司法护航优环境

2025-04-21 14:41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聂传青 孙晓峰   在当今社会,优化营商环境已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而司法调解作为法治保障的重要环节,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如同一条稳固的纽带,既能高效化解商业往来中的各类纠纷,又能传递温情,助力营造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近日,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岞岖法庭通过高效调解妥善化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促成原、被告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并即时履行,以司法柔性举措减轻企业诉累,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添生动实践。


  案情回顾:
  彭某生前长期与内乡县某酒业经营部合作从事白酒销售业务。自 2022年10至 2024年1月,酒业经营部共向彭某供货6次,货款总计27460元。在此期间,彭某三次付款共计5000元,仍有22460元货款未结清。然而,彭某突然离世,这使得货款追讨问题变得复杂。由于彭某经营白酒业务时夫妻共同参与,利润用于家庭生活,酒业经营部将彭某妻子列为被告,向内乡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偿还剩余货款。
  法院调解:
  调解过程中,原告内乡县某酒业经营部坚持认为,彭某妻子作为彭某的配偶,应对这笔夫妻共同经营产生的债务负责,且自身经营也面临资金周转压力,急需收回货款。被告则表示,丈夫的突然离世让家庭经济状况陷入困境,她一时难以还清所有欠款。双方各执一词,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双方两难境况,承办法官从情、理、法多维度耐心劝解。一方面,向被告阐释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规定,让她知晓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向酒业经营部说明被告家庭的实际难处,建议双方相互理解、互作让步。经过数小时的沟通协商,双方态度逐渐缓和,最终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庭履行17000元欠款,该案圆满调解。
 法官提醒:

  在商业交易中,广大经营者应注重签订规范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留好相关凭证,以降低交易风险。同时,当面临纠纷时,应理性对待,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对于消费者和家属而言,要了解自身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积极面对债务问题,避免因逃避而引发更多的法律风险。法律不仅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工具,也是引导社会和谐发展的准则,只有大家都遵守法律,才能营造更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