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艺术人生>正文

笔墨丹青绘人生 艺术之路永不止步——访中国书画家郑雪春

2025-03-26 11:48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记者/李国良   在艺术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书画家,他用笔墨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用色彩描绘出对自然的敬畏,他就是中国书画家郑雪春。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聆听他讲述艺术生涯中的点滴故事,感受他笔下灵动的世界。
  艺术之路:从南通起步,走向全国

  郑雪春,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号喜尔晓春。南通这片土地,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他日后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幼酷爱书画的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凭借着对书画的执着与热爱,逐渐在书画界崭露头角。1984年,他荣获国际书画通九级,此后更是荣誉不断,先后获得多个全国年度书画赛金奖,以及美国、加拿大展览大奖等殊荣。2010年9月,他被北京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国现代史学会联合授予“中华爱国先进模范人物”荣誉称号,个人荣誉及成就资料被编入《百世经典》,同年国家邮政部还印发了他的个人专题流通邮票。


  作品特点:灵动传神,尽显自然之韵
  郑雪春的作品,如同一扇扇打开自然之美的窗户,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精彩神韵。他擅长中国画,工写兼备,无论是细腻的工笔,还是豪放的写意,都能在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水墨重彩《戏龙图》组画,设色精当,温润蕴藉,笔法沉雄,水墨华滋,展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神韵,将自然景观的意趣融入画作之中,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灵气与个性。他的写意画作风淳厚,笔法沉雄,水墨华滋,多作实景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事画境,更上层楼。偶作山水,清新俊逸,不让前贤。
  在郑雪春的笔下,宫扇这一传统的艺术器物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他巧妙地利用扇面的扇形轮廓,让山峦的走势顺应着扇面的弧度蜿蜒伸展,留白之处恰似山间的云雾缭绕,又似澄澈的天空,给人以空灵之感。扇面上的颜色有的质朴贴近自然,有的对比强烈却不失典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艺术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郑雪春不仅在绘画技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是一位勇于创新的艺术家。2008年,他潜心研制出一种绿色环保型颜料,专门用于手绘床品,并且取得了家纺面料绣绘一体实用新型国家专利。他设计的花样床品素雅大方又古韵悠长,一经推出便深受市场的欢迎,外贸订单源源不断。这一创新之举开创了叠石桥家纺产品结合传统工艺美术的先河,郑雪春也因此被业内誉为“手绘家纺面料第一人”。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郑雪春的肖像和作品被印在《伟大征程 中华复兴》国庆献礼典藏邮票册中。邮票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一直被很多爱好者收藏,这次入选典藏邮票册,对于郑雪春而言是一份肯定和荣幸,更是对他以后创作的莫大鼓励。


  艺术情怀:以艺术回馈社会
  郑雪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更是一位有着深厚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艺术为社会贡献力量。他多次捐赠作品用于慈善拍卖,并将所得款项用于支持教育和扶贫事业。他还通过举办艺术讲座和工作坊,向年轻一代传授绘画技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郑雪春的工作室里,记者感受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墙角处证书与宣纸层层叠叠,书案之上,颜料与画笔整齐排列,一旁扬琴、笛子、中阮等古典乐器静静伫立,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伏案作画的间隙,兴致所致,他便会随手拿起一件乐器,即兴弹奏一曲。灵动的音符在画室中跳跃回荡,为这一方艺术天地增添了别样的意趣。“书画和音乐都是很纯粹的事情,能让我的心境保持平和,始终保持创作的执着与热爱。”郑雪春说。


  艺术展望: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
  “艺术的形式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才能成为更适合大众、更贴近生活的艺术。”郑雪春坚信艺术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走入大众的生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25年3月7日,郑雪春“梅兰竹菊”主题画展在南通地铁1号线隆重揭幕,将梅的高洁、兰的清幽、竹的坚韧、菊的淡雅通过画作传递给每一位乘客,让人们在匆忙的通勤途中,邂逅久违的艺术感动。此次画展由郑雪春精心筹备,旨在通过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公共空间相结合,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
  郑雪春的艺术之路还在继续,他用笔墨丹青绘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用艺术的力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不断探索与创新,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