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名片>正文

非遗传承人牵手"10后":山西朔州朔城区第五小学打造沉浸式文化课堂

2025-02-21 08:20 来源:《祖国》杂志

当传统非遗遇见青春校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铿锵的锣鼓声回响在校园,当斑斓的戏服舞动在操场,一场传统与青春的对话徐徐开展展开。近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五小学联合朔城区文旅局、教育局共同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朔城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段高志,教育局党组成员温海,文旅局原副局长张金雄,教育局体卫艺股股长吴小奇,朔城区大秧歌剧团副团长谢海兵与非遗传承人齐聚校园,带领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活动在朔城区第五小学校长柴国仁热情洋溢的开场中拉开帷幕。朔城区文旅局副局长段高志率先致辞,他提到:“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智慧与记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同学们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生根发芽。”段局长的话语铿锵有力,传递出对非遗保护与青少年传承的深切期望。

随后,朔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温海登台讲话。他强调:“教育与文化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致力于为孩子们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让非遗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位领导的讲话,不仅点燃了现场的氛围,更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随着掌声响起,朔城区大秧歌剧团的非遗传承人登上舞台,为师生们带来原汁原味的“朔州大秧歌”选段表演。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舞步矫健、唱腔悠扬,将地方戏曲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同学们目不转睛,时而惊叹于高难度的动作,时而随着节奏轻声哼唱,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展演结束后,非遗传承人走下舞台,手把手教同学们体验大秧歌的基本动作与唱腔技巧,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模仿起戏曲步态,有的尝试耍花枪,欢声笑语中,非遗技艺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鲜活可触的文化记忆。一位参与体验的同学兴奋地说道:“原来大秧歌这么有趣!”

活动尾声,柴校长满怀期许地总结道:此次活动是"非遗+"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一场心灵的触动,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主动关注非遗、传播非遗,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文化传承,薪火不息,这场“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年轻一代心中埋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未来,朔城区第五小学将继续推动非遗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技艺在校园沃土中焕发新生!(柴国仁 唐雅琴)

责编:李宁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