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祖国时政 >高层访谈>正文

打造绿水青山芙蓉国

——记党的十九大代表、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

2017-12-08 15:44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特邀记者王迈 文程念博  今年两会期间,在北京国宜宾馆七楼,当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接过笔者精心画的习主席水墨画像时非常高兴,他一边认真地看,一边连声说“谢谢、谢谢!”看了一会儿,他小心地把画像交给他的秘书,秘书也爱不释手。两会期间,笔者在会场多次与杜书记相遇,每次他都亲切地与笔者打招呼,笔者不由得想起杜书记在黑龙江省任职时的情景。



本刊特邀记者王迈和杜家毫书记(右)在一起

    栗战书的得力助手
    “剑阁蜀道险,龙江情更浓。”2008年9月2日至5日,受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的委托,时任省长栗战书、常务副省长杜家毫代表省委、省政府赶赴四川省剑阁县,实地考察灾情,慰问检查指导黑龙江省援建工作。
    剑阁县受汶川地震和强余震影响,城乡居民房屋成片垮塌和开裂,学校、医院损失惨重。栗战书一行从哈尔滨出发,乘机直抵成都,而后换乘汽车,一路轻车简从,穿山越岭,深入到剑阁县的村屯、学校、居民临时安置点。
    栗战书、杜家毫来到剑阁县北庙乡孤玉村灾后居民小区集中建设点,栗战书走到村民刘学民的房屋前,询问有关情况。栗战书、杜家毫还深入到灾民陈琳瑛的过渡房中,仔细了解家中受灾、收入和建房准备情况,并送上慰问金,鼓励陈琳瑛一家人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争取在有关方面支持下,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学校和医院等公用设施是灾后重建优先考虑的重点。在剑阁期间,栗战书、杜家毫来到沙溪中学和剑阁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开工现场进行考察。沙溪中学是一所拥有4000多名学生的重点中学,汶川大地震中,沙溪中学遭到破坏,部分教室变成了危房。9月4日上午,栗战书、杜家毫来到这里实地考察。栗战书勉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尽快成才,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在援建的剑阁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开工仪式上,栗战书、杜家毫与当地干部、医务工作者和村民代表一起挥锹培土,为新住院楼奠基,并对周围的同志说,援建工作中,要始终把住房重建摆在首位,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栗战书、杜家毫还先后来到剑门工业园区、剑门关古镇、县城龙江大道建设改造现场,与大家一起研究推进援建项目建设工作。
    带着对援建同志的牵挂,栗战书、杜家毫一行专程来到四川省援建指挥部和疾控队、公安干警队、农民自建房指导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卫生监督队、教育支援队驻地,慰问辛勤奋战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前线的同志们。栗战书、杜家毫进帐蓬、看食堂,同各路援建队员热情交谈,认真询问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关心大家的困难和要求,希望大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真正把剑阁当成自己的家乡来建设,把剑阁恢复重建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奉献。栗战书、杜家毫一行同援建队员一起住活动板房,与前线指挥部成员一起吃自助餐,一起沿着蜿蜒崎岖的剑门古道跋涉,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实地考察了省援建剑阁的20余个项目。
    红色热土 不忘初心
    在党的十九大代表团讨论时,杜书记说,“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气势恢宏、主题鲜明,体系严谨、一气呵成,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强烈历史担当,既是政治宣言,又是行动纲领,极大振奋党心军心民心,我坚决拥护、完全赞成。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庄严发出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动员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成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坚强保障。最根本的思想保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根本的组织保障,就是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最根本的政治保障,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最高政治原则,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杜家毫说,湖南是毛主席的家乡,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要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党建设好,把道路坚持好。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对党忠诚,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纠正思维惯性、路径依赖和政绩观偏差,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治理湘江 壮士断腕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60多次谈到生态文明,曾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主席的话现在已是杜家亳治理湖南的重要理念。
    2013年3月,杜家毫履新湖南。到任后,他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落实习主席的理念,狠抓湖南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工作。从2013年9月至今,湘江保护与治理已从起初的堵源头,到如今全面推开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想清楚、看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这是杜家毫的口头语。从大年初二独自骑自行车暗访调查湘江水质,到率队督战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娄底锡矿山等湘江流域五大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再到乘船逐一调研“一湖四水”的保护治理和开发……3年下来,湘江水更清了、两岸的风景也更绿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若毁绿水青山,宁弃金山银山”这也是杜家毫的口头禅之一。这背后,是他长期以来对于绿色发展的践行和对绿色生活的向往。“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杜家毫在主持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16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时正式提出:以湘江保护与治理为突破口,带动“一湖四水”和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治理,努力建设青山永驻、绿水常流的生态环境和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水是生态之魂。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境内河长5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总长度达9万公里。其中,湘江干流全长950公里,流域年均水资源量797亿立方米,流经湖南省8市67县,流域占据全省40%的面积、60%的人口、80%的经济总额。湘江可谓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湖南人。但是,随着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湘江的污染日益严重,曾经的“血铅”事件和“镉米”风波,使湘江的重金属污染引起舆论关注。为还母亲河一河清水,2013年8月,湖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实施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以“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恢复大生态、提升大协作”为总体思路,计划用九年时间堵住污染源头,努力使湖南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湘江之疾,主症在“重”。治理重金属污染是当务之急。自2013年确定治理方案以来,湘江治理迈入“升级版”: 截至2015年,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已初战告捷,达到了预期目标。干流污染源基本堵住。干流500米范围内2273户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出,近岸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得到解决。淘汰涉重企业1182家,湘潭竹埠港完成了整体关闭和搬迁,郴州三十六湾的矿区开发企业基本实现了整体退出,株洲清水塘关、停、迁企业已超过60%,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等重点区域整治成效明显。县以上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处理率分别达到93.3%、99.2%。
    芙蓉国里尽翠绿
    治理后的郴州三十六湾美不胜收、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治理后的长沙金霞污水处理厂在生态补偿、市场机制、环境监管和法制建设公众参与方面初步构建了污染防治机制;治理后的长株潭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湘江流域重金属平均浓度逐年下降,湘江干流水质连续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全省主要江河Ⅲ类以上水质达到96.9%。作为全省4300多万居民饮用水源,湘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这在全国并不多见。湘江治理保护的经验模式,被新华社誉为“中国流域综合治理样本”。
    看罢湘江水,再读洞庭波。洞庭湖区吞吐长江、接纳四水,既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又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十二五”洞庭湖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得到根本遏制。洞庭湖区24个蓄洪垸近期可全面完成堤防加固。随着洞庭湖湿地面积的有效扩大,江豚等几近绝迹的珍贵水生生物也频频现身,洞庭湖观鸟成为一大美景。十三五时期,湖南将继续通过一系列措施,还湘江“一江碧水”,复洞庭“一碧万顷”。
    2016年8月8日,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接国家发改委通知,建设“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这是湖南第一个与北京八达岭、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等同批开展的国家公园建设。过去5年,湖南省每年人工造林300多万亩。湖南以59.57%的森林覆盖率,远超世界31.8%、全国21.6%的平均水平,成为中国绿色最浓的所在地之一。目前,全省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数达到60处,数量居全国第一。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建设秀美村庄。按照《湖南省“秀美村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已在4万多个行政村开展了“秀美村庄”建设,建成省级以上“秀美村庄”示范村128个。目前,已有长沙、益阳、株洲、郴州、永州5个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成为湖南的绿色风尚。蔚蓝的天空,蓝得晶莹、蓝得透彻;洁净的空气,让市民倍觉清爽——近段时间,长沙市民的微信圈、微博圈,纷纷被“长沙蓝”“湖南蓝”刷屏。
    水滋养着山、山涵养着林、林润泽着空气。山、水、林、大气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水更清了、山更绿了、天更蓝了……三湘大地的绿色发展实践,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供了生动的“湖南样本”。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日渐成为湖南愿景中的一道亮色,青山永驻、绿水常流的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杜家毫深情地说,来湖南工作4年多,我时时处处感受到湖湘儿女加快发展、追求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深深地被这片红色土地上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所感染,我努力从伟人故里、红色文化中激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不懈动力,从厚重的湖湘文化中汲取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的精神食粮,从广大干部群众继承伟业、勤奋工作的实践中探寻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湖南实际的发展路子,在省委领导下,与全省人民一起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发展。
    深情的话语背后,是杜家毫书记对湖南这块红色土地的一往情深。
    (本文作者王迈系中国记协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李俊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