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朔州建市,山阴县划归朔州市管辖。35年来,山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只争朝夕的创新实践,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县域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前400名、全省前10名,先后荣获“全国产煤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畜牧强县”和“中国富硒小米之乡”荣誉称号。
迎难而上 争先进位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35年披荆斩棘,35年风雨兼程。在山阴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以国家、省、市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198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05亿元,1998年突破10亿元,2010年突破百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经济总量实现快速提升,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1.7亿元,比1989年增长113倍。
财政实力由弱变强,实现飞跃式量变。1989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有2208万元,2012年增加到10.6亿元,2023年达到21.1亿元,比1989年增长9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816元增加到2023年的43888元。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1亿元,比1989年11360万元实际增长41.5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阴县对标省、市一流县域,在建设山西北部市域中心战略目标中打造朔州城市“副中心”,在融入桑干河生态经济带战略规划中汲取发展动力,在加快北部“深加工制造”、中部“产城人融合”、南部“农文旅康养”战略进程中担当作为、争先进位,山阴在朔州乃至全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正在稳步推进。
发挥优势 锐意改革 转型发展态势强劲
山阴县作为产煤大县,因煤而兴也为煤所困,为了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山阴县坚决扛起能源革命改革试点责任,推动煤炭绿色转型,提高煤炭供应韧性,全面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202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327.96亿元,比1989年1.25亿元增长262倍;原煤产量3968万吨,比1989年268万吨翻了近15倍。
加快实施73.2亿元的华能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煤电项目,华能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储能发电、格盟100兆瓦农光储氢一体化项目部分并网发电。2023年发电量达到80.6亿度,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31.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3.8%。
充分发挥煤矸石、石灰石资源优势,以碳基、钙基和固废综合利用为“三大主攻方向”,积极引进新材料“链主”企业,抢占制高点、发挥新优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赢胜、恒科等一大批转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碳基新材料、钙基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陶瓷纤维、电池负极材料五条产业链条。过去荒无人烟的盐碱滩,如今商贾云集。目前,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入园企业39家,其中规上企业21家。成功申报山阴奶牛、富硒小米、钙基材料3个市级专业镇。化工、新材料、绿色食品3条产业链入选全市重点产业链行列。
深化文旅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长城遗址遗迹基础设施建设、旧广武历史文化名村建设、长城博物馆装修改造项目,建设长城一号旅游公路40.5公里,全力打造南部农文旅康养集聚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初具规模。广武国际滑雪场当年建成、当年运营,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最高峰达4000多人。成功举办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发展论坛、广武长城文化节等活动。广武国际滑雪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体育总局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集聚发展,产业集群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山阴县呈现出从“一煤独大”迈向“多业支撑”的生动图景。
立足三农 夯基固本 振兴乡村幸福加码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35年前,山阴县农业生产基础单薄,一半以上农田“靠天吃饭”,粮食产量较低。1989年粮食产量1.7亿斤,农业总产值只有14491万元。畜牧业以农户养殖为主,奶牛存栏12907头,鲜奶产量32883吨。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近年来,随着“特”“优”战略的实施,全县以种粮为主统筹农牧融合发展,农业生产持续增长。2023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7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93.5万亩,杂粮种植面积22万亩,粮食产量达6亿斤,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91393万元,比1989年增长20.1倍。完成农业农村部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鲜奶产量达到30万吨。古城乳业集团年营业收入突破14亿元,创历史最高。种植优质牧草20万亩,收贮40万吨。2家养殖主体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示范社”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山阴县农特产品企业商会、骏宝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牧草基地建设及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被省工商联评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典型商会和典型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从脱贫之路走向振兴之路,山阴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成效显著。投资2.79亿元建成93个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提档升级,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品牌战略”,创新营销新业态,加大古城乳品、富硒小米、雁门香传统美食、老羊寨芦花鸡系列卤制熟食、众福缘苦豆豆香包、塞外火山土系列杂粮、织女泉土豆、喜大头富硒醋、马佳和西红柿罐头、百瑞源枸杞、“醇膳”牌燕麦片等特色农产品销量额,增加农民收入。随着销量逐年增大,也让山阴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459元增加到2023年的24606元。
沃野产业兴,乡村画卷美。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山阴县和美乡村振兴之路也在不断“提速”。
以人为本 倾心为民 民生答卷温暖厚实
道路桥梁四通八达,筑就发展根基;城市形象不断更新,刷靓城市颜值;街头公园各具特色,点缀幸福生活……
民之所需,政之所为,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山阴县委、县政府一贯的追求和目标。
35年来,山阴县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仅2023年民生支出达到33亿元,民生答卷更有温度厚度。
交通发展成就斐然。1989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仅有341公里,2023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1633.25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0.99公里/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山阴段91.884公里;全县共开通城市公交线路40条、运营公交车69辆,城市出租车保有量达到220辆。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跨线立交桥、洪涛大街及东延线、西二环、荣乌高速山阴连接线、岱岳火车站站前街、广场路建成通车,完成13.5万平方米八村一区街巷提质改造,实现了县城及城中村全域集中供热,改造老旧小区24个,新韵公园建成使用,“四馆两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更加靓丽。
教育质量显著提升。1989年,全县只有257所小学,在校生2.28万人;普通中学37所,在校生1.19万人。2023年末,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35所。其中高中1所、职中1所,县直初中4所,县城小学9所,义务教育民办学校3所,农村学校和教学点13所,县城公办幼儿园4所。2023年底,全县共有中小学生和幼儿24192人,其中,高中和职中4289人,初中5356人,小学10538人,幼儿4009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防范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教学质量提升、优秀校长选树、名优教师培育、师德师风建设、优质生源巩固、数字化校园建设“六大工程”,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高考成绩稳中有升。
健康山阴稳步推进。1989年,全县卫生机构仅有26家。到2023年末全县有公立医院两家,民营医院3家,村级卫生室193家,小区卫生室30家,乡镇卫生院18家,个体诊所109家,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530张。建成100个托位的示范性公办综合托育机构,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初评,洪涛山老年颐养家园被省民政厅授予“山西省五星级养老机构”称号,成功承办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省跆拳道俱乐部联赛、第二届“华夏煤业杯”自行车公开赛暨环三晋自行车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荣获全省就业创业先进集体荣誉。乡镇就业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建成县零工市场并投入运行。积极推进全民参保,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严格落实医保分类资助,低保、五保、孤儿、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参保资助资金全部划转到位。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业务下沉”等便民措施,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一站式结算”。
生态底色愈加厚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河头村跨界考核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水峪口饮用水源地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标准,桑干河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2023年二级以上天数313天,全省排名第12,改善幅度排名朔州市第一。
平安建设纵深推进。合盛堡乡“炕头+地头”工作法入选全国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北周庄镇化解企地矛盾纠纷“商、建、处、创”工作法成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北周庄村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夏家窑、河曲堡、古城等5个村被省司法厅、民政厅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净化生态 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山阴县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学思践悟,把握关键重点,注重建章立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分级分类进行学习培训。扎实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化社会治理创新,被省委确定为全省转型综改集成牵引性改革试点县和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试点县。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清廉山阴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打好惩治震慑、制度约束的“组合拳”,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综合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县营商环境、干部作风和社会风气显著改善,政治生态实现了持久的风清气正。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赢得未来。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山阴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阴篇章。
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新型储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原煤产量达2058.95万吨,洗煤1551.59万吨。大力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五家沟、水泉、芍药花、酉宜四座智能化矿井建设已完成省级验收评定,完成率全市排名第一。积极推动华能10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储能发电、格盟10万千瓦农光储氢一体化等5个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预计总电力装机容量可达到271.3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达52%。大力推进广武国际滑雪场二期工程、“月亮湖”生态度假区建设项目、广武数字电竞文创园等三产服务项目。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重点打造苏庄、新广武、旧广武、沙家寺等7个和美乡村示范点,培育“蔬菜瓜果采摘+旅游”“民宿体验+旅游”等新业态。
聚焦项目建设。围绕产业转型、能源革命、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立足资源、乳业、文旅、区位、政策“五大比较优势”,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全面落实领导包联、部门服务等帮扶机制,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深化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实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6项,总投资388.4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23.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共183项,续建项目共93项。
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放管服”“证照分离”“一枚印章管审批”“大综窗改革”等系列改革,创新推出“一次性告知”二维码、“小闹钟”提醒服务、“领导全程跟+上下调研法”等简政便民措施,18家单位、39个窗口、188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统一集中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实现了全链条划转,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有效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紧盯主导产业、头部企业、重点项目,用足用好招商引资政策红利,加大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对接力度,统筹做好项目策划储备和推进工作机制等,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推动乡村振兴。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手段,不断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南奶、北肉”“南果蔬、中玉米、北杂粮”产业布局,全链条推动农业“特”“优”发展。加大和美乡村建设力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重点区域,紧盯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出台制定《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深入开展“五清一改”活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切实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心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通过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提档升级市政公用设施。投资近20亿元,大力实施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连接线、经三路、经五路道路建设,东城区雨污分流及老旧管网改造、第二污水厂建设、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室外泵道建设、供热管网改造等7大类、23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水、暖、气、路等民生问题,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拓宽社会保障广度,积极做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快建设健康山阴。实施全民健身专项行动,积极承办2024年山西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晋超联赛)朔州市山阴县赛区比赛、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暨环三晋自行车联赛(山阴站)等活动。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山阴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用行动追逐梦想,用业绩诠释担当,张开双臂去拥抱充满希望的明天,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新征程中交出更加优异的“山阴答卷”。
责编:杨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