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第七师奎屯垦区公安局哈拉苏派出所强化源头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强和改进服务老年人及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以户政窗口为阵地,创新推出“留守警务”工作模式,让温暖可触可感,实效可见可及,全面提高“一老一小”幸福指数,从末微之处守护“朝夕”美好。
“护蕾”向阳生长
“同学们,你们知道如果受到伤害怎么保护自己吗?”
“我们必须要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做到自尊、自爱,别人的话不轻信……”
哈拉苏派出所时刻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针对未成年人特点,以案例分析和点评互动的方式,深入开展反欺凌、反暴力、防侵害、反诈、禁毒、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警示同学们遵纪守法,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若遇到违法犯罪活动时,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为强化对青少年的综合保护,哈拉苏派出所还下沉社区及连队开展“护蕾座谈”,实现“社区+连队+家庭”的模式引导未成年人懂得自我保护和预防犯罪,引导家长与社区、连队共同为未成年人保护打好“防御针”。
“以前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不够重视,我们自己也缺乏防范教育,通过本次座谈,我感受到了加强孩子法制观念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回去会多关注孩子,正面引导。”131团九连职工有感而发。
“家访”融化心墙
“真的是非常感谢,多亏你们送证到家,要不我这该咋办呀”!送钥匙、找手机、上门办证……诸如此类的上门服务是哈拉苏派出所“留守警务”的重要内容,辖区内高龄老人独自生活和老人带着年幼的孩子相伴生活的家庭模式居多,生活中难免存在诸多不便与困难,为进一步关心关爱和维护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民警定期主动走进留守家庭“家访”,详细询问他们近期的健康和生活状况,排查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还通过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提醒他们守好自己的“养老钱”。70多岁高龄的孙大爷独自照顾车祸瘫痪的老伴,民警马欣瑶多次上门家访,认真记录老人诉求,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每次都要反复确认老人是否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老人及时寻求帮助。“闺女,感谢你那么忙还来看我,谢谢啊!”每次临行时,孙大爷都紧握着马欣瑶的手一遍遍重复着感谢之情。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老少”转,在群众有需求的时候,哈拉苏派出所民辅警化身修理工、调解员、快递员,做实“留守警务”帮扶措施,融化了留守老人心墙,拉近了警民距离。
政审保驾“户”航
“孩子的户口和我们不在一起,高考审核需要带什么?第一次给孩子办,流程不太清楚”。
“姐姐,帮我看一下,这个表填的对吗?”
十二年寒窗磨一剑,2025年高考户籍审核已拉开序幕,为更好的服务莘莘学子,全面做好考生户籍审查工作,哈拉苏派出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谋划、提前着手,统筹安排各项业务工作,通过设置考生专用“绿色通道”,摆放纸笔、张贴户籍审查工作程序,营造暖心的办事氛围。针对在外地就读路途遥远,考生需专程请假回派出所审查户籍信息的情况,为不耽误学生上课,保质保量完成考生资格审查任务,哈拉苏派出所户籍民辅警放弃休息时间,分工明确、流水作业,严格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考生及监护人的户籍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截至目前,哈拉苏派出所户政窗口共审核2025年高考生户籍信息400余人,为考生加急办理身份证60余人,更换户口本11人,热情的服务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考生与家长的高度赞扬。
朝阳初升,光芒万丈;夕阳余晖,美如画卷。上有老下有小是绝大多数家庭的现实情况,守护老年人晚年幸福美满,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睦。“留守警务”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实际举措,七师奎屯垦区公安局哈拉苏派出所不断深化服务措施,主动对接学校、社区,着力解决老人和未成年人的实际困难,营造全社会关爱“一老一小”的浓厚氛围,将基层派出所的服务送进家门,直达群众心底,这样的“留守警务”很暖、很贴心!(郭勇鸿 何亚林)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