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网站首页 >焦点推荐>正文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 | 国泰民安(下篇)

2024-10-15 14:46 来源:新华网

 9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历史经典照片,不少珍贵资料为首次披露。展览包含浴血新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时空巨变、富民厚生等多个篇章,从百姓视角出发,以视觉逻辑为线索,全景展现新中国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926日开始,我们把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这里,呈现给大家。今天展示的是这个展览中的国泰民安(下篇),共20张照片。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正奋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方寸乾坤,瞬间永恒。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用光与影定格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时间,冲洗出历史的底片。新华社精选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经典照片,从百姓生活变迁的视角,全景展现伟大祖国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与影像对话,与历史相遇。驻足凝望一幅幅照片,我们清晰可见——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初心与梦想,

  中国人民最真挚深切的向往与追求。

  安全感,是一种稳稳的幸福。

  75年来,我们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也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今天,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感受,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200826日,工程人员在湖南郴州被冰雪压塌的高压电塔上施工。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点评 前景中冰雪覆盖的树木烘托现场危急气氛,画面集中紧凑,情节生动。

  

  2008513日,在四川汶川地震北川灾区的一片废墟中,3岁的小郎铮获救后向解放军战士敬礼。新华社发(杨卫华 摄)

  点评 汶川大地震中震撼人心的情感瞬间。行军礼的小男孩成为具有象征意味的视觉符号,完美表达灾区群众顽强的生命力量及其对参与救援行动人民子弟兵的感恩之心,令人动容。

  

  2012529日,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从斯里兰卡被押解到上海。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点评 警察剪影造型作为前景,衬托后景舷梯上的警方押解犯罪嫌疑人场景。视觉表达清晰准确,画面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