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也是一方人的回忆,修古建也是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盛夏八月,一群年轻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歙县新安江畔的中国传统村落坑口乡金龙潭村。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在村内古建里弹线、挥斧、刨料……村民们知道,这是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乡土建筑保护与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发起的“乡土建筑传习营”又在开展古建修复、实践、传习活动。2019年以来,“乡土建筑传习营”组织了全国各地百余名热爱古建文化和遗产保护的年轻人,对金龙潭村13处传统民居、传统建筑进行了修缮保护。
匠艺传承:土师傅变身古建“讲师” “拉木锯也有技巧,身要正、锯要稳,一拉一送,很有节奏……”8月5日,是2024年乡土建筑传习营正式开营的日子,也是15名营员集中学习徽州古建技艺的第一天。在金龙潭村的一幢老宅子里,本土的木工和砖瓦老师傅正在进行古建技艺现场教学。 在14天的传习活动中,营员们不仅要完成对这处老宅子的修缮保护,还延展到了建筑文化和施工技法的学习。为此,传习营每年都会邀请当地有古建营造特长的老师傅充当“讲师”,开展一系列木作榫卯、瓦作砌筑的实操教学。 徽州传统古建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工种又以木工为主导。今年69岁的汪超林干了47年的木工,练就了设计、绘图和建设木结构房屋的本领。自传习营2019年在村内启动古建修缮以来,每年暑假,他都会暂缓在其他地方的古建修缮工作,回到村子里“手把手”带着营员修缮村内老宅子。 老师傅回乡教手艺,年轻的营员们怎么看?90后的宋淳是一名建筑艺术设计师,从没有参与过古建修缮的她,第一次有了“陪伴式”参与古建修缮的机会。“老师傅在运用斧子或是锯子时,可以把木料处理得很直,我觉得这些技艺是需要用时间去沉淀的。”当看到老师傅们拿起凿子、木锯,耐心细致地教导大家替古建修复损伤部件时,他们学到的不仅是手艺,更是一份匠心。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学做过榫卯,应该是理论和实践还有差距,做出来的榫卯不够精密、也不很牢固。”营员苗佳和黄晨怡是来自上海城建学院古建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跟着老师傅学习技艺的过程中,她们现场成功制作出了榫卯,还学会了砌墙技术。她们说,只要传习营办下去,就想跟着一直学下去。 古建修缮,人是关键一环。人在则技在,技在则艺传。传习营组建以来,通过邀请有情怀、有绝活儿的老师傅,以真抓实练来培养年轻“工匠”。在一场场实操教学中,营员们增加的不仅是手上的技能,更有对古建岗位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不少营员在结束传习后,选择继续“深耕”古建行业,致力于古建技艺的推广和古建的修缮保护。
匠心守护:老宅子留住记忆乡愁 金龙潭村位于歙县新安江畔,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村内拥有大量明清徽派古民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置的古民居没能抵挡住岁月的侵蚀。 2019年,村内古建技艺师傅在外务工时,向传习营介绍了村内古建情况。从那以后,传习营每年夏天都会在村里开营,以当地古建师傅带领志愿者修复传统建筑的形式,来唤起社会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关注。 “我们在选择修缮的古建时也有一些标准,如果是已经完全损毁倒塌的房子,修复肯定有非常大的难度,所以我们会选择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分配到最急需修缮的房屋上去。”乡土建筑传习营带队老师高传博介绍。今年夏天,传习营主要修缮的“汪家院子”是一幢百年老宅。由于年久失修,老宅内的木质部分有一半以上都出现了腐朽,部分结构还出现了坍塌。 “老房子是爷爷那辈修的,当时所有兄弟姐妹都是住在这里的,后来随着各家结婚立户以及外出打工经商,就慢慢离开了这里。” “汪家院子”的主人、年近80岁的汪维平回忆,二十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金龙潭村还很热闹,家家户户都基本上住在徽派建筑老宅子里。 后来,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年轻一辈不断外出闯荡,汪维平一家搬离了老宅。如今,每到佳节团圆,汪维平一家看到存满“回忆”的老宅愈发破败时,很是惋惜。 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幢老宅,更是承载了家族的记忆与浓浓的乡愁。今年,汪维平通过村里的匠人牵线搭桥,主动将老屋提供出来,作为传习营开展遗产保护实践的场所。“我和传习营说好了,一定要保留老房子的结构,尽量恢复到它原来的建筑风格。” 和过去几年已经修复完成的古民居一样,今年,“汪家院子”的修缮还是采取传统的徽派建筑技艺,对房屋损毁严重的大木结构和墙体进行修复。为了尽可能恢复“汪家院子”的原貌,老师傅和营员们不仅保留了老宅原来的布局,还把从老宅上拆卸下来的旧石板、旧木料进行保留,做到再利用。 经过多年在金龙潭村修古建的积累,乡土传习营呈现出了丰富的传习形态,在古建测绘、材料分拣、木作泥瓦等工作中,营员们亲身体验到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而在经历了古建修复的困难后,大家也感受到了对散落在民间的古建进行有效保护,还任重道远。
匠魂铸就:年轻人弘扬工匠精神 “刚开始看到老房子那么破损,怎么也不敢想在十几天传习活动里完成修缮……”8月15日,距离乡土建筑传习营结营还有一天,营员们开始为修缮的房子进行墙绘,并准备传统的上梁仪式。14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看着古宅修旧如旧、展现新颜,营员们如同亲手制作了一件礼物,每一个人都期待着最后的惊喜时刻。回顾两周的传习生活,每个人都觉得充实和快乐。 来自上海的高中生秦子千虽然只有17岁,却是传习营里最“老”的营员。由于父母从事古建行业,从小学开始,他就对古建有了兴趣。2019年,跟随父母来金龙潭参加第一届的开营仪式后,每年的夏天他都会来村子“报到”。刚开始因为年纪小,秦子千主要是摄影记录古建修缮的过程。这两年,他也加入修缮的队伍中,在老师傅的教学下,他学会了木工、砖工等基本技法,乐此不疲地参与到古建修缮的每一个环节。 从2019年到2024年,乡土建筑传习营在年复一年的徽派古建保护实践中,让“修房子”的传统技艺在众多年轻人中得到了传承,传统工匠也再次受到尊重。此外,传习营每年开展的古建修缮活动,让当地的村民们也愈发重视古建的遗产价值和乡村魅力。“村民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第一年他们来时,村民们都持观望的态度,第二年再来就有村民捐工、捐材料,到了第三年甚至有村民捐钱的,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老屋的喜爱,许多村民希望把他们的房子修好。”乡土建筑传习营负责人郁萍介绍。 8月16日上午9点半,“汪家大院”修缮现场开始热闹起来,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古建修缮中最重要的时刻——上梁。随着梁上、梁下的木工与营员一起发力,整个建筑中最重要的“主梁”顺利吊装到大院最顶部,寓意房屋永固。与此同时,放鞭炮、屋顶撒糖等徽州特有的上梁仪式,也给营员们留下了印象深刻的结营仪式。“上梁之后,我仿佛在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我感觉这半个月虽然很辛苦,但是非常有价值。” 乡土建筑传习营营员郁磊认为。 几百年前,拥有匠人精神的古徽州先人们在金龙潭村建起了徽派民居;现在,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在这里修缮祖先留下来的老房子。在最后的结营交流会上,营员们分享了这些天在古建修缮过程中的收获,大家希望在一年又一年的传习活动中,不仅能为村子留住“老祖宗的房子”,还能留下可以寻找和触摸的记忆乡愁。 14天的古建公益之旅,探访徽州传统村落,传习古建修缮技艺,修缮徽派古民居,一木一瓦,传承不息。2019年以来,乡土建筑传习营在金龙潭从未停止探索与前进的脚步,无论是建筑的修复,还是技艺的传承,这些年轻人用他们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诠释了对匠心和文化的理解,将中国宝贵的传统建筑艺术传承下去。(凌利兵 潘腾 周建飞)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