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为基层减负工作部署要求,县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加强督导检查,聚焦减负、赋能两个方面双向发力,通过为基层“减负担”“增赋能”,全面推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疏堵点,破难题,打通基层治理的末梢,有效推进全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负担减下去,服务强起来
细化清单、夯实责任
制定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基层权责匹配、基层编制工作力量配置、基层党建共建共联、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减负工作长效机制、基层治理和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梳理明确全县2024年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任务清单共7类21项重点任务,涉及的各部门按照时间表、路线图,逐条逐项将任务认领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确保治理工作任务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分类施策、高效落实
在清理规范村(社区)设置的各类标识牌子回头看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施策的工作做法,在村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显著位置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4 块标牌和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块标识牌。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显著位置悬挂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3 块标牌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块标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集合式服务功能指引标牌。整合归并服务功能相近的标牌,在服务场所内部悬挂简明指引标牌,方便人民群众办理业务,对于其他不符合规定的标识标牌一律清理摘除。通过清理不规范标识标牌“回头看”行动,清理规范无工作内容、无功能作用、名不符实标识标牌94块,把挂而不用的牌子从墙上摘下来,把为民服务的牌子挂在心里。
科学配置、提升服务
根据各部门职能,规范清理在村(社区)设立的工作机制,合理整合工作机制6个,取消不合理工作机制2个,清理工作群8个。对第一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的事项进一步规范,清理证明事项6项。将广大基层干部从复杂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精力集中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效果。通过科学配置整合各类机制,清理不规范的机制、工作群、证明事项,优化了资源配置和流程再造,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基层治理机构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日常事务,减少冗余环节,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社区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全县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二.赋能增上来,治理显活力
强化基层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2024年统筹安排招募15名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担任社区助理,为社区注入新鲜血液,为县基层岗位储备和培养优秀人才,完善了社会工作的人才梯队建设。社区助理这支队伍为社区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推动社区服务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了全县社区治理的整体水平。这其中的代表有惠丰社区的李晓琳,在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中,制作了通俗易懂的网络动画短视频,改变了过去以搭台式宣传为主的传统宣传方法,利用互联网宣传方式向辖区内宣传和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了传播面。还有幸福社区的王国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区主要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重新梳理规范了社区党务政务服务事项目录与服务手册,细化办事流程,将整个社区工作条块化,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便捷,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做实基层治理培训
基层治理尤其是当前开展的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求基层干部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为此山阴县采取县级层面普遍培训、乡镇层面全员培训的方式,为基层工作者充电。特别是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和新入职社区工作人员等重点群体,结合党组织建设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素质要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全县社区书记赴河南参加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训班,采用理论学习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学习,在观摩点与先进地区的社区干部面对面交流,就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困惑研讨,带着思考学习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学到的知识经验转化为今后基层治理工作的思路措施,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提质增速。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基层信息系统建设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推进政务平台向乡镇延伸,整合全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基层政务服务的痛点和难点,实现政务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目前已有4个乡镇完成自助政务服务超市覆盖,办结政务服务事项182件,其余8个乡镇自助政务服务超市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正在加快推进。通过推进政务平台向乡镇延伸,整合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将办事窗口前移,赋予基层一定的事项权限,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清理规范各类机制、牌子、报表、会议、检查等事项,有效减少了基层干部的非必要工作负担,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基层治理挑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山阴县在基层治理中通过减负和赋能双向发力,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末梢,切实为基层工作减轻了负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基层服务质效、激发基层发展的活力,促进了全县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杨召文 李宁)
责编: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