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前期约4000年时间里,中华文明的中心长期位于黄河流域。然而,从唐代中期开始,受“安史之乱”影响,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五代时以淮河、秦岭为界,南方人口开始超过北方。由此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黄河文明由盛转衰?本文拟从桑树生态经济变迁角度对此略作探讨。
一、简史
黄河流域的桑蚕业至少在3600多年前的夏末商初已产生。《管子·轻重甲》有“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篡组一纯,得粟百钟于桀之国”的记载,表明当时已用丝织品与粮食交易,到殷代后期养蚕业已很广泛。西周农桑并举,桑蚕业进一步发展。春秋年间,桑树已经成片栽植,家前屋后的零星桑也很普遍。《尚书·禹贡》记载,战国以前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豫州、荆州六个州的贡赋中都有蚕丝或丝织品。如兖州,即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一带,“桑土既蚕”。青州有蚕丝和檿丝两种。管子主张:“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把养桑麻作为使人民富裕的重要举措。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桑蚕业更加兴盛。秦国在法令中对于生产缯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汉代农桑耕织并举,把蚕桑业视作头等大事,不仅皇帝亲耕、皇后亲蚕,朝廷还经常颁布劝课农桑的诏令。武帝元封年间,一年中“均输帛五百万匹”,足见丝织生产规模巨大。《史记·货殖列传》称:“齐鲁千亩桑麻”“齐冠带衣履天下”“燕代田畜而事蚕”,说明今山东、河北一带多桑蚕。汉宣帝时,河北巨鹿出现像陈宝光的妻子这样有名的织绫能手。《氾胜之书》说“谷帛实天下之命”,即粮食和绢帛实为天下的命脉。至今在北京大兴安定镇仍保留有据说源于汉代的古桑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蚕桑生产因战乱影响而遭到严重破坏,但随着社会渐趋安定又得到恢复。北魏孝文帝发布“均田令”,要求“诸初受田者,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根。”这一改革,促进了桑树的种植。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撰有《种桑柘》篇,对种桑养蚕生产技术作了精辟的介绍。北齐仍延续永业田制度。当时今山东、河南、河北地区仍是全国最大桑蚕产区。
隋至唐中期,黄河流域的桑蚕业达到顶峰。北魏的均田制一直延续下来。唐高祖武德年间颁布新的均田令,“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永业之田,树以榆枣桑,及所宜之木,皆有数。”这样的永业田种桑法令既从制度上保证了中国北方拥有大规模桑蚕经济,也为大唐盛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按照当时的人口估算,中国北方可能拥有2亿亩以上的桑田。绢帛在当时不仅是上等衣料,而且充当着最可靠的流通货币,在国内市场经济和 “丝绸之路”国际贸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以后,黄河流域的桑蚕业衰落,中国桑蚕业形成南盛北衰的局面。吴越国王钱鏐制定“闭关而修蚕织”政策,对江南地区蚕桑丝织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到了宋代,黄河流域蚕桑丝织生产规模大幅度下降,四川和东南所占北宋丝织品“上供”数额的80%以上。明代中叶,杭嘉湖地区出现蚕桑丝织的兴旺景象。在北方,仅少数地区仍延续桑蚕生产。
二、原因
黄河流域桑蚕由盛及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战争频发。西晋末年暴发“八王之乱”,长达16年,导致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使唐代人口大量丧失,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唐朝此后由盛转衰。在五代的半个世纪里,杀伐叠替,使黄河流域的经济蒙受巨大破坏。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千里桑土几变草地。一向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北方,到北宋中期却下降至1/3。12世纪后,在长达一百多年的金代,北方桑蚕生产也始终处于低谷。二是棉花的引种。棉花生产于“宋末始入江南”。元初,在两淮和中原大地普遍推广。同时,植棉法又从西北方向迅速传入内地。自此,北方进入了以棉花代桑蚕的时代。北方人弃桑植棉的主要原因,按王桢的说法,棉“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到明朝中叶,国民衣被用料几乎全靠棉物,北方桑蚕业已完全衰落。三是水旱灾害。黄河流域气候渐趋寒冷干燥,加之黄土高原天然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由此引起水旱灾害。据统计,在金代100年间,河南发生旱涝灾80多次,元代的近百年间,河南发生旱涝灾150次以上。黄河泛滥给下游造成摧毁性破坏,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黄河溃决,一次淹死上百万人。频繁的灾害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流域桑蚕生产的条件。四是农民对剥削的消极抵抗。唐中叶后北方桑树不断砍伐,蚕桑生产也由此逐渐萎缩。唐末到五代历朝统治者颁布诏令一再禁伐桑柘,对砍伐桑树实行严刑治罪,而砍伐之风仍年复一年。为什么农民用砍伐桑树的办法来消极抵抗呢?因为他们承受不住名目繁多的超额剥削。五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安史之乱导致边疆不稳,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贞元六年(790年),唐朝失去了西域安西北庭。从此,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北方桑蚕生产失去国际贸易的动力。总之,黄河流域在唐中期之前森林覆盖率为50%以上,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唐中期以后北方桑树由盛及衰,到明清时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左右。华北平原上“桑麻翳野”的景象被单一的农田景观所取代。
三、影响
历史证明,黄河流域大面积桑林消失对生态环境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东晋时期,古楼兰城被废弃,原因是气候的干旱化,而这很大程度是由于桑树人工林及其他森林遭受破坏所致。唐中期“安史之乱”后,桑树经济进一步衰退,由此导致气候更加干旱,统万城废弃,毛乌素、浑善达克沙地兴起。中华古代文明从唐代中期开始由盛转衰,文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在桑田和森林减少、气候干旱化的背景下,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草原和森林民族相继南侵,与中原农耕民族汉族不断发生战争。人口和经济文化重心继续南移。明代国力衰弱,此后又为森林民族的满族所取代。清代虽然经过所谓的“康乾盛世”,但封建帝国已迈入衰老阶段,直到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甚至今天,华北和黄淮海地区仍然深受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不利影响。
山东夏津的古桑树
四、反思
环境因素尤其是天然林和桑树人工林的变迁,无疑在中国黄河文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桑树遍布、桑蚕丝织经济发达,是周、秦、汉、唐诸朝代不断强盛的生态和经济基础。黄河流域大规模桑林的消失,引起气候由湿转干,是导致社会动荡、朝代更迭、文明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黄河流域的天然林资源到战国末期已所剩不多,但此后一直到唐代中期,大规模的桑树人工林作为一种高效的生态经济林,仍然对北方中国发挥着调节气候、维持湿润的重要作用,对于维持黄河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唐中期到鸦片战争的1000多年间,随着黄河流域桑树生态经济的衰退,黄河文明严重衰落,不仅中华文明重心转向长江流域,而且中国文明的整体实力受到削弱。探究其内在机理,正是由于黄河流域大规模桑树生态经济林的存在,使黄河流域的气候保持了湿润化和温暖化,同时带来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国家强盛。森林对国家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由此显现。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华北平原和周边丘陵山地)保持足够规模的森林和乔木,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全球气候变暖、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建议国家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林农间作、林农互嵌、木本粮油、木本饲料等方式,培育大规模桑、枣、银杏等高价值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生态承载力,同时大力发展桑蚕、林下经济、林产加工、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林草政策史研究”(21BDJ092)和国家林草局软科学项目“林草科技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