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法治中国 >社会与法>正文

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九重法庭:人大代表“调解室” 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

2024-03-05 14:56 来源:《祖国》杂志

“多亏了邹主任的热心帮助啊!”近日,在河南省淅川县法院九重人民法庭“邹会调解工作室”,刘某拉住南阳市人大代表、庄村委会副主任、法庭调解员邹会彦的手连连致谢。感谢在法庭庭长杨泓的主持组织下邹会彦的热心帮助下,这起合伙合同纠纷案得以成功化解,被告孙某履行了部分还款义务。

刘某因孙某、周某合伙合同纠纷一案诉至九重法庭,法庭在了解了有关情况后,特意邀请邹会参与调解。他在认真倾听双方诉求了解纠纷焦点后,充分发挥人、地、情况熟、人缘好的优势,分别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情绪疏导,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经过一番悉心化解,双方矛盾有所缓和。该法庭庭长杨又对双方进行了详细的法律分析后,被告孙某称虽未签订合伙协议,但自己确实收到了原告刘某的转账150000元,周某未受益,自己愿意全额返还原告款项,可以先履行部分还款。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孙某偿还部分款项原告刘某申请解除对被告孙某等人财产的冻结,双方握手言和。

这是自去年12月13日设立邹会调解工作室后,已成功调解的第5个案件。介绍。

她说,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群众基础好、社会威望高、沟通能力强等特点,淅川法院通过聘请人大代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为调解员,积极探索推进人大代表+模范好人调解室模式,鼓励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全过程,承担案件调解、信访化解、见证执行等工作的同时宣传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促进矛盾纠纷多元性高效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法院专门为我设立了以个人命名的‘工作室’,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件工作中来,不仅进一步拓宽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了解司法的渠道,也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注入了新动能。”邹会感慨地说。刘振伟 张长海 卢启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