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财经报道>正文

中国企业明明“不差钱” 为何还要扩大引进外资

2017-11-21 10:02 来源:新华网思客

    原标题:中国“不差钱”,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
    近日,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介绍了2017年1-10月我国吸收外资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中部地区吸收外资继续大幅度增长。对此,思客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对外商投资数据背后的经济亮点与改革进程展开系列解读。本文为该系列的第一篇。
    2017前十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7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但自2015年起,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同比增速明显放缓。今年1-6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甚至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内生动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包括外资在内的外部要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在减弱。既然如此,那外部要素还重要吗?换句话说,中国企业明明“不差钱”,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对此,思客汇集了多位经济领域专家的解读。
    为了更“吸金”,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引资、引智国际竞争,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外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释放制度和政策红利,努力形成以开放的产业政策、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足的高端人才供给等为特征的营商环境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积极利用外资三个方面的新举措: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举措,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大幅度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二是促进内外资公平竞争的新举措,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确保政策法规执行的一致性,不得擅自增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限制,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中国标准化工作、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工作,依法依规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三是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新举措,提出各个地区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积极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资金双向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境外融资能力,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等。
    2017年7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再次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快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制定新的外资基础性法律。同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要加快推进。
    2017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提升我国外商投资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外资增长,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通知》从减少外资准入限制、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便利人才出入境以及优化营商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下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内生动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既然如此,外部要素还重要吗?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向海外投资了,有人认为这说明中国的企业“不差钱”,那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对此,几位经济领域专家给出了解释。
    靠内生动力发展,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外开放
    马宇(商务部研究院外资所所长):
    我国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内生动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包括外资在内的外部要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有所减弱,这是正常的,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外部要素已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绝不意味着在今后发展中可以忽视对外开放、限制外商投资。恰恰相反,外商投资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仍然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吸收外资、为内外资提供平等竞争的市场机会和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政府服务,仍是我们长期不变的政策基调。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更好地发挥吸收外资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我国在扩大开放、积极引资方面已经采取了若干重要战略措施,包括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对外资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投资促进等诸多方面。
    利用外资,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
    当前,全球新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国内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进一步提升外资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其在技术、知识、管理、人才、创新等方面的外溢效应,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双向开放战略至关重要。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总体处于趋缓态势。第一,国际引资竞争激烈和国内成本上升导致引资竞争力下降,随着国内综合成本上升,导致跨国公司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快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第二,营商环境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第三,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不足,目前多数地区吸引外资仍依赖土地、财税等优惠政策,在吸引高端服务业外资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政策设计,忽视了对宜居宜业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软环境的建设。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包括产业体系完整、配套优势明显,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素质人才数量居世界前列,东中西部城市差距正在缩小、开放环境不断优化,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吸引优质外资、集聚全球高端要素,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综合效益。总体上看,我国利用外资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研发投资成中国利用外资新需求
    崔新健(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
    当前,中国利用外资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球跨国投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趋势,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确立了创新驱动的整体发展战略,这对中国吸引外资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历经半个世纪的演变,科技资源配置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化新的发展趋势,对中国这样研发能力的引入国来说,对全球性研发能力的开放至关重要。
    外商研发投资将通过发挥开放、关联、集聚、示范四大效应来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
    开放方面,“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机构绝大部分与母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中国实际上与其他国家的创新体系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外资研发中心会直接促进知识与技术向中国传播扩散,也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创新效率。
    外商研发投资的关联效应,将推动各个产业内部及上下游产业创新要素的直接交流。其中,纵向互补技术强化了跨国公司与中国上下游产业的相互依附,这种依存决定了产业集聚的规模和稳定性;横向互补技术带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
    集聚效应将促使中国各地构建特色突出的地区集聚优势。外商研发投资累积形成了两种明显的集聚特征——特定产业的集聚和特定来源地的集聚,这两种集聚效应逐渐形成并持续放大,其知识溢出效应和外部经济将进一步提高创新效率,上海浦东新区的芯片产业聚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示范效应则会提升中国企业和人力资本的创新吸收能力。随着外资研发中心“扎根”于中国创新体系,溢出的范围会不断扩大,甚至会出现直接的技术转移。外资研发中心人员流动也是发挥示范效应的重要途径,对美国5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调查发现,这些公司71%的创新结果,是由员工在先前工作中获得思路而产生的。外资研发中心人员对我国企业获取跨国公司的核心能力,近距离学习管理经验和管理技巧,学习技术创新管理、合作管理等方面的诀窍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知识与创新很难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获取,只有通过紧密的合作,进入其研发网络,才有可能获得这些专门知识。


(责任编辑:李俊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