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鲁区坚持把从严管理党员,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的有力抓手,从“培养、管理、发展”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质效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抓源头,强化培养发展。党员的发展要严把入口,做到从源头上管理,将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条件。注重选拔和培养政治坚定、道德品质好、具备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党员选拔和培养机制。平鲁区通过基层网格推荐,将星级文明户评选结果纳入积极分子的指标体系,根据个人综合素质、带领致富能力、政治站位等确定最终人选。近三年平鲁区各乡镇(街道)通过这种方式,新发展了党员200多名,并确定了大量积极分子,部分党员在村中宣传政策,带领发展,为党员队伍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起到良好效果。
抓队伍,从严教育管理。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组织纪律性、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其党性修养和实践能力。要坚持以学为先。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党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全党,加深党员对党的宗旨、原则和道路的理解,强化党员的忠臣意识,进而实现全党思想、意志和行动的统一。坚持大局为重。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线主题。平鲁区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党支部(党小组)理论学习“第一议程”,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第一主题”。在制定党员学习计划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实效为本,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存在重视不够、教育机制不健全、创新手段不多,信息化利用率不高,缺乏针对性时效性等诸多困难和问题。破除这些难题需要突出实践实干时效。平鲁区通过打造党员教育基地、培养引进优秀教资队伍、大力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党员教育机制等措施,多渠道发力,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目前建立长良培训教育基地、李林烈士陵园教育基地、迎恩堡第一党支部等诸多特色党建教育基地,又设置了20余个现场教育点,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实践内容。又通过内陪外引,建立起一支由3名专业教师和10名兼职讲师构成的党员教育师资团队。平鲁区委组织部与联通公司合作构建“三晋先锋”网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党员教育工作下沉到基层党支部,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间、空间限制,极大程度解决了基层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教育难题。
抓平台,鼓励干事创业。为推动基层党员在一线工作发挥作用,平鲁区通过为党员搭建服务、发展平台,让党员能做事、想做事。一是网格管理搭建服务平台,全区224个行政村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搭建了“三级网格五支队伍”,每个党员网格员联系约20户群众,实行挂牌包户联系制度,并设立“党员服务区”,具体开展入户宣传政策、化解矛盾、隐患排查等日常服务,极大程度提升了基层党员为民服务的工作效能。二是积分管理搭建发展平台。按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从严管理、持续激励为原则,围绕党员“四个合格”标准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强化党员发展,激励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评选出五星党员246名,四星党员480名,对于高积分党员,确定为党组织评优评先对象,并在政治待遇、学习培训、关怀帮扶等方面给予激励。这项工作通过“星级化+积分制”的形式把党员履职情况和党性状况展现出来,在激发党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使党员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宋彩霞)
责编:赵维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