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科研探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产学研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作为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而国内交通产业强县,浙江省天台县同时也积极寻求领先高校合作,为其高度国际化的大交通产业链继续赋能,以达到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双方领导在初步洽谈后决定深入探索产学研结合、实现高校人才创新创业、产业技术不断提升的新模式。“天台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想法就应运而生了。具体的合作架构设计、机制推敲决策、与合同起草等任务历时一年多;在此过程中,天台县委科技局、南科大台州研究院、南科大基金会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过酝酿磋商,“天台智能制造研究院” (以下简称研究院)终于在2022年9月27日作为事业单位完成注册。紧接着,10月1日,在南科大的推荐下,机械与能源系长聘教授马永胜被天台县人民政府任命为院长。为协助落实这一构想,位于天台县的龙头企业也积极参与了体制设计与合作机制建立。从加拿大回国不久的马永胜教授表示,他特别看好产品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在致力于智能产品信息学技术科研的同时,愿意在实践中积极推动新的产学研发展模式创新和优化。
开拓前行,不断发展的南科大 提起南科大,人们想到的是“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突出“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正是这样的创新与拼搏精神,让南科大,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2022年2月14日,南方科技大学及数学学科入选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截至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63人,包括院士59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43人),国际会士58人, 教育部特聘专家39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约65%。 南科大已建成校分析测试中心;获批十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三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南科大继续开展微纳尺度上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性质调控及应用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皮米尺度上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目前,已逐步投入使用,成效已初步显现。同时积极启动新组建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南科大认真开展校级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建设工作。超净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同时启动了大数据计算中心、精加工车间、晶体生长与薄膜制备研究平台、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测试计量平台、高精度磁学测量平台、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全球定位系统与惯性传感器平台建设工作。未来五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快校级公共科研平台+学科公共科研平台+教师专业实验室建设,打造开放集约性科研体系。 深耕探索,产学研新模式的诞生 资源整合是优化配置的决策,而产学研结合就是一种科研、教育、社会三方面的资源整合,这种整合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形成全新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实现了多方面的共赢。 定位为先进技术产品的研发转化与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实行“政府扶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模式“天台智能制造研究院”正是这种模式的试验田。 因为集中依托制造业发展,天台县始终将工业发展作为第一目标。在智能制造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天台县,也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布局,非常重视研究院将来的发展;引入与产业对口的高校合作,期望将产学研推向新的高度。 当然,所有的建设都需要资金,在这方面,天台县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县委决定通过其国资公司,天台交通集团,提供资金,为研究院提供运营经费每年300万,项目研发配套资金每年1000万,另外一次性1000万支持共享高端实验室所需的测试设备费用;共计7500万元。在这样积极的政府资金力量加持下,“天台智能制造研究院”将成为天台县发展的人才、研发、工业制造的创新高地。 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马永胜院长将建立管理团队,积极吸引各高校,尤其是南科大各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团队组织精兵强将,组成跨学科产业导向的研究项目团队,形成一个个为当地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创新、聚力攻关的先锋队。 研究院将依托科技、人才、教育等资源优势,实现技术转移、成果孵化、产业化、人才培养四位一体功能,促进天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高端制造业的培育壮大。而“五中心”和两基地的建设,正是研究院与天台县产学研合作的具体目标。 1.“五中心”建设 着重围绕智能制造,依托天台大车配产业,以南科大专家团队为核心,逐步建设智能传感与AI视觉、先进增材制造、智慧城市与工业大数据、计算机工业仿真、精密加工与高端机器人装备“五个中心”,服务天台企业和制造业,增强天台企业核心竞争力,赋能天台产业高质量发展。 2.“两基地”建设 研究院要成为技术转移和孵化基地。研究院负责对接天台与南科大的技术转移和孵化工作,依托南科大优势科研成果,引进深圳及周边地区的优质科研成果进行孵化,并根据天台产业情况,支持成果落户到天台进行产业化。目前,研究院已经在前期推动设立产业化公司,以天台十家上市企业为龙头,由天台交通集团保底,将设立专门基金,全力保障创新企业在研究院孵化后做大做强。 同时,研究院要成为人才培养与引进基地。联合制定人才培训、培养计划,通过拓展委培、实习等灵活方式,为天台培养和输送技术骨干和高层次人才。共同拓展人才引进渠道,以市场引项目、以项目留人才,为天台创新发展增添活力。 强强联合,助力经济发展 科研应该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作为探索者,研究院深知科研对经济发展的使命助力。所以,研究院将以天台县“工业强县”为目标,打造了其专属的产学研发展模式,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 根据双方的协议,研究院需要在合作研究项目引进,人才引进,科技服务三个方面,给予天台县全力支持。 1. 研究项目引进。研究院计划将孵化、引进多家科技项目公司,其中将包括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实体、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将扶持入驻团队申报各类知识产权、自主或联合申报各级资金项目、也会积极开展院士合作项目。 2. 人才引进。 研究院的一个核心任务在于集聚各类人才(其中期望全职达1/3),组建多支高端人才领衔的科研团队、有效申报各类人才项目、落实高端及以上人才创业项目、申报认定台州市级以上创新团队、协助人才申报“台州500精英计划”、建成博士后流动站。研究院也将建成一个大学生实习基地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引进大学生来天台实习或联合培养研究生。 3. 科技服务。研究院将积极推动和当地、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合作项目;每年组织技术培训、成果发布会、专家团入企服务等活动。毫无疑问,这些工作,将为天台县的经济发展吸引人才,提供技术,促成科研成果结晶并尽快产业化等。 2021年,我国已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刚刚闭幕的二十大在人才政策上提供了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的指导下,中国的智能制造,成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 而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也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天台县,作为工业重点发展县,通过引入南科大来共同建设“天台智能制造研究院”, 并由此进行深度合作后,必将推动智能制造在天台县的发展,而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也将是中国未来各地高科技发展的主要模式。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