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正文

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百姓文本

2023-07-27 16:06 来源:《祖国》杂志

    自从2011年北京提出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先后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陆续出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政府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治理保护修缮力度;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助力支持;普通百姓主动参与,期盼申遗成功。如今,申遗报告已经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待审核、考察和查验。如果说,上述有关文件和北京中轴线申遗报告是政府文本,表明了官方的举措和决心,那么散文集《最美中轴线》就是一个百姓文本,发出的是民间声音,表达的是群众意愿。为配合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网时读书会和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联合开展了《最美中轴线》征文活动,并择优选编结集出版,为申遗留下一个别具一格的版本。


    北京中轴线形成于700多年前,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一线贯通南北,千百年来这条线成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基准线和北京城的龙脉和脊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前进不断延伸和拓展。在这条线上,坐落着北京城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保留着丰富厚重的文化遗存,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毫无疑问它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展示和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来由、建筑艺术、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不仅对展示北京历史风貌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对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都具有重要意义。《最美中轴线》的作者来自四面八方,他们从普通市民的视角,通过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书写中轴线的百姓记忆、民间故事、生活气息、烟火味道。在揭示其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同时,更写出了鲜活灵动的中轴线、市民日常生活里的中轴线和作者情感深处的中轴线。突出中轴线的历史性、文化性、丰富性、生活化特点和当下意义,全方位展示了这条古老而神圣的轴线与社会人生的密切关联,因此更见思想的深度、生活的温度和情感的纯度。由于作者队伍构成的多元化和生活经历的多样性,以及每位作者写作特点和风格的个性化差异,《最美中轴线》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古今交融、内容丰富、立体可感、缤纷多彩的世界。这里有中轴线来历和形成发展过程娓娓道来的诉说,有对以中轴线为中心的北京城的真情礼赞。


    这里有采访天安门广场国旗班的珍贵回忆。“看到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走在五千年中华书脊样的中轴线上,护卫着国旗,在天安门前升起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自豪。”这里有游览故宫、天坛、太庙等古迹的流连忘返和伫立沉思,也有登上天安门城楼、正阳门、钟鼓楼的无限感慨。
    这里有景山与仰山的深情对望,有中轴线延长线上的万千气象和绿树红花、蓝天白云。
    这里有北京历史文化的深度探索,有鼓楼成就的文学梦,有为中轴线高歌的一腔热血,也有为北京城市建设挥洒汗水与智慧的青春豪情。
    这里有经历140个春秋沧桑的老字号;有玩耍、听戏、淘书、阅读的童年记忆;有踢毽子、斗蝈蝈、吃炒肝、品豆汁、喝大碗茶的陈年往事;也有与心上人相识、相恋、结婚、生子、白头偕老,记录着几代人生活的亲情故事。
    这里有在天安门广场放风筝,在景山公园赏牡丹,在什刹海观荷花,在北海、中山公园游玩的快乐时光;还有在万春亭俯瞰故宫拍照留念的美丽心情。
    ......

    也有一些外地作者,一直对中轴线心心念念,情有独钟。比如一位天津作者每次来京,都要在前门大街东侧的鲜鱼口茶楼会客品茗,谈天说地,“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还有一位已经旅居日本34年,每次回国都要到中轴线选一个点或其中一段走走,看看。回忆父亲为其讲“朝钟暮鼓”和妈妈鼓励爬上万春亭的情景,并找回与恋人手牵手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感觉。


    北京中轴线连接着民族兴衰、朝代更替、大国辉煌,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作者笔下既历史久远又触手可感,既斑驳沧桑又活力无限,既庄严神圣又连接烟火,既有物质的硬度又有精神的厚度和情感的温度。它通古达今又面向诗与远方,是一条北京城的生命线、中华文化的连接线、老百姓生活的五彩线。可以说,《最美中轴线》从不同角度,把中轴线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
    那么,作者心目中的中轴线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不妨选摘几段书中的文字来品读和欣赏。
    如果把中轴线比作北京的脊梁骨,你问何为最美,我说美在文脉,美在历史与现实源源不断的文化积淀;
    因为有了中轴线,北京城的格局堂堂正正,规规矩矩,走在天安门广场和前门大街上,自然昂首挺胸,身板笔直;
    中轴线给我们的,是往昔的辉煌,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见证,是无法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条中轴贯穿南北,就像走进一幅徐徐展开的美丽画卷,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趣味悠长。城中心耸立着气势恢宏、结构严整的紫禁城宫殿群。中轴两侧依次铺开的街区呈棋盘式,秩序井然。一条条静谧优美和凝聚着古老历史的胡同,如同古城的血脉串联着千家万户;
    中轴线不仅体现着古老北京的庄严和华美,承载着大都历史的典雅和厚重,对于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诞生的人民共和国来说,中轴线像一条红线,穿起来北大红楼、蒙藏学校、李大钊故居、来今雨轩等31个红色历史地标;
    中轴线并不只是一个城市建筑格局上的概念,其中的每一处地标,都包含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况味,才使得它秀外慧中、形神兼备,有着更为浑厚的人文力量;
    鼓楼成网红,那是谜一样的味道,一种地气儿。这种感觉是街边热火朝天的一碗面,也是未尽阑珊的一盏酒。

    ......


    这是作者发自心底的声音。他们对北京中轴线的描写,尽管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解读和感悟,每个人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然而爱是相通的,感情是相融的,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跃然纸上。
    我还被书中一篇文章的细节深深吸引。在天坛一位已经步入老年的妇女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指着一棵树问:“妈妈还记得吗?我小时候总是在树上爬上滑下,很晚了不想回家。”妈妈脸上露出笑容:“我小时候也是跟着你姥姥在那棵树上玩滑梯,怎么也玩不够。”类似的书写,在书中比比皆是。读着这样的文字,怎能不叫人甘之若饴又回味绵长呢!
    因为北京中轴线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厚重文化内涵,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有关的文章、著述、影视剧、出版物、融媒体作品已经很多。密切结合每位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带着感情,写出普罗大众心目中的中轴线,为北京中轴线立言,为申遗助力,是这次征文的初衷,也是《最美中轴线》一书的主要特色。
    我相信,这本书是献给中轴线的一份礼物,也是呈现给读者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本。
    作者简介:

    任启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