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民教授(右1)陪同姚穆院士(左3)在江苏大丰考察盐碱地种植福建农林大学黄红麻品种初中期生长表现
“因新冠疫情,抵新疆伊宁市黄红麻播种迟了一个月。若能在五月中上旬播种,至十月份株高可达5米以上,亩产干麻皮产量预期可达500公斤、麻杆芯可达一吨不是问题。多用途综合利用产值远超当地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到十月份后测产可见分晓!目前长势旺盛,建议八月份稳长期每亩增施15公斤高钾NPK复合肥,再补灌一次水,可增加麻皮厚度,在塞北江南伊宁希望的田野上,收获高产红麻丰硕的成果。”
这是一条去年七月发在伊宁市黄红麻产业科技示范工作交流群里的短信息,字里行间,既有丰收在即的踌躇满志,也不乏对黄红麻生长条件的密切关怀,殷殷之情溢于言表。这条信息的编辑者,正是本文的主人公——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岗位专家、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标兵祁建民。
黄/红麻是一种速生、生物质产量高、较耐旱、耐盐碱的纤维作物,也是盐碱地改良和重金属污染土地生态修复的首选作物。众所周知,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为9900万公顷,西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有大量的盐碱地有待改良,仅新彊盐碱地就占全国盐碱地面积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利用新疆盐碱地开发红麻推广种植,是改良土壤质量、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选用高产优质、低碳优势红麻品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今年祁建民又与新疆石河子大学协作,引进黄红麻20多个品种,在南疆库尔勒进行较大面积示范种植鉴定,其中,有祁建民团队近30多年不懈努力研发育成的超高产红麻福红992、福红952、福红20、福红29光钝感红麻福红航1号、功能性食用黄麻福农1号~福农16等26个高产、优质、多抗等特色优势黄红麻品种。其中福红992、福红航1号、福农4号、福农5号、贝贝1号、贝贝2号被认为是2000年以来我国标志性核心竞争力的黄红麻品种,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作物。
祁建民教授向马来西亚电视台及专家团介绍福建农林大学红麻基地福红992高产栽培模式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孔子说过:君子有九思,朱熹讲过“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福建农林大学麻类遗传育种研究有75年悠久历史,该方向是由我国黄麻学科奠基人卢浩然教授创建的。在全国科学大会后,祁建民被遴选为卢浩然教授的科研助手。他拜师学道并恪守师道尊严,严于“慎独”又勤于思考。在科研中践履笃行,主敬涵养。孜孜不倦,遵循教导。数十年如一日,专注黄红麻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包括多年多点区试、品种示范推广,标准化种植管理,关键农艺与品质性状测定和杂交育种的科学研究工作。名师出高徒,十年磨一剑,祁建民始终秉承卢先生创立的三结合科教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出人才出成果;遗传与育种相结合,出理论出品种;成果推广与转化相结合,出效益出产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他与时俱进又提出加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结合,上游技术与下游技术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的理念。在黄红麻遗传育种上率先创建了穿梭育种与高效聚合育种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带领团队,大大促进了福建农林大学黄红麻遗传育种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团队教学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实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科技快速进步,祁建民在继承与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奔跑。在黄红麻科学研究上实现五次技术转型,第一次转型从上世纪70年代黄麻常规育种与质量性状遗传研究,向1980年代黄红麻种质搜集鉴定利用与数量性状遗传、杂种优势理论研究发展;第二次转型,从20世纪80年代黄红麻种质创新穿梭育种,向1990年代黄红麻挟物理诱变、航天育种、高效聚合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发展;第三次转型,由1990年代高产优质抗病育种技术体系创建与南方繁种基地建设,向2000年代黄红麻光钝感种质创新、不育系选育与三系配套与分子生物系、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发展;第四次技术转型,由2000年代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辅助育种向2010年代黄红麻整合生物学遗传育种与特色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发展;第五次转型,由2021年代麻类与特色经济作物高效遗传育种,向2020年黄红麻与特色经济作物遗传育种与关键基因组图谱绘制、二代、三代分子测序、基因组信息破译与杂种优势利用发展。每次技术转型研究成果都促进麻类科技进步与科学的发展。75年悠久历史传承和厚重的研究积淀,福建农林大学黄红麻遗传基础理论研究与育种应用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已在国内外麻类界形成鲜明的特色,并享有很高的学术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祁建民带领团队在麻类等作物遗传育种与科教上,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中国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优秀新产品奖6项,中国国际海峡博览会教育部和福建教育厅高校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项。
祁建民在麻类与特色经济作物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这条道路上拼搏奋斗了48个春秋。不仅提出了黄麻起源与演化新学说新观点,建立了具有创新性的黄/红麻穿梭育种与高效聚合育种技术体系,主持育成麻类新品种百余个,培养研究生博士近百名,带领团队继承和发展,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8篇,建成省部级科技平台和重点实验室5个,为我国麻类与特色经济作物育种事业提质发展,建立起丰富的品种资源和人才储备。
矢志不渝 创新驱动
镕古铸今,开拓进取,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时,他感慨地说:“一粒种子可改变一个世界。”种质基因资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也是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与种业工程打交道,对他来说是命中注定矢志不渝的信念。“上山下乡”年代,祁建民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投身到时代浪潮中。响应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培养起“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和大自然禀赋人类的资源的热爱。
凭着满腔热情,祁建民积极组织,成立村知青宣传队与科技组,带动村民开展蘑菇、草菇、白木耳等食用菌菌种扩繁和栽培,以及水稻等作物引种示范,并大获成功。初步展露出自己在引、育种领域的天赋。或许是那段经历加持,后来他被上调至黄石农肥厂当技术员,从事“5406”微生物农肥生产与推广。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成绩被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录取,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通过系统的农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了较为全面的农业科学知识技能与实践。在农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实践半年中,老师带学生都下到莆田科教基点,与农民同住同食同劳动,并开展兴化平原作物耕作制度与高产栽培技术普查调研,他自己独立总结撰写了“莆田平原冬季小麦分蘖消长个体与群体结构调控高产栽培技术”。在学术交流讨论中,得到当时系主任的好评和赞赏。大学毕业后,凭借求学期间的出色表现,祁建民留校担任福建农林大学团委专职干部,由于他在团学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他被共青团福建省委员评为“学雷锋树新风先进工作者”,学校也被评为福建省高校先进团委。全国科技大会后于1978年被学校选派担任中国麻类泰斗、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卢浩然教授、副校长的助教和科研助手,正式踏上了麻类育种与遗传资源研究的漫漫长路。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都说敬业是求知的最好老师,坚持是成功的金钥匙,对祁建民来说同样如此。他师承导师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带学生时,祁建民也常常叮嘱学生:科学研究需专心致志,要矢志不移,培养自己学农、爱农、研农的乐趣,成功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搞科研,要有能克难攻坚的毅力,要坚持且耐得住寂寞,要付出长期的不懈努力。当你熬过黎明前的黑夜,阳光会照亮你前进的远方——很显然,这是他几十年科研生涯的切身体会。20世纪80年代初,祁建民就开始进驻莆田科教基地和金山农场,潜心黄红麻近千份品种资源关键性状鉴定与穿梭育种研究工作。风里来雨里去,摸爬滚打。尽管当时科研经费和研究条件极端困难,但他硬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事业心,长期扎根基地并深入国内主产麻区,开展高产抗病黄麻新品种梅峰4号、闽麻5号,179新品种示范推广与红麻福红2号等10多个品种穿梭育种研究,建立了南方繁种基地,供北方麻区大面积种植,最终使5个黄红麻品种成为全国大面推广的优良品种,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也解决了困扰主产麻区早花减产的生产难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经过近20年的育种实践,祁建民根据育种实践,创建了具有创新性的黄红麻穿梭育种与高效聚合育种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作物育种效率。育成通过省部级审认定的麻类与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近百个。经过近二十余年的矢志不移科技驱动,并承担国家863计划、985计划和重大科学成果转化攻关项目,红麻福红2号、福红952、福红992和光钝感红麻福红航5号、福红航2号等一批不同特色的新品种,分别成为我国不同时期核心竞争力优良品种。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年轻的团队率先突破实现光钝感和基本营养型红麻不育系三系配套,其中有7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麻类育种领域,解决了围绕我国和国际热带短日照地区红麻早花减产的一大生产难题。这都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扎实推进麻类育种走向纵深的同时,祁建民也非常重视作物基础科学理论学习和技术体系的构建,在参加了校青年友好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期间,他如饥似渴饱览群书,涉及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高级育种学等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用于分析自己在科研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和论文的撰写。他首次以地球板块学说、植物地理学、原始野生种数量的世界地理分布,结合考古学、历史学史料的综合分析推断,提出世界黄麻起源与演化的新学说新观点,论文参加全国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新学说新观点学术研讨会,得到与会专家、学报编辑高度评价和赞赏。他的论文“黄麻的起源与演化”当即被作物学报录用,一字未改在学报正式发表。他的理论不仅在中国作物学报发表,并被编入农林院校《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和《中国麻类育种》等教材或专著。此外,在黄麻、红麻质量与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及遗传多样与亲缘关系分子分析研究上,都取得了系列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带领研究生团队20多篇系列论文参加中国国际整合植物生物学研讨会和中国遗传学会交流,论文发表在遗传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和生态学报上发表,其中,他指导的研究生粱景霞“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聚类分析”的论文,被中国农业科学评为当年度被录用率前5高影响率论文,2013年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定量分析遴选和同行评议,被评为2012年度领跑者5000顶尖学术论文。他指导的陶爱芬、陈美霞、陈燕萍几位博士生研究生及研究论文,在国际上率先构建完成了黄麻、红麻等4张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近年来,他又与团队成员张立武等进一步应用第二代和第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完成黄麻、红麻基因组测序,并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了系列高影响因子论文。破译了基因组信息,解释了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遗传机制,鉴定了重要性状遗传特点。在麻类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明德至善 硕果累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与纺织大国,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使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麻类科研成果转化如何服务和推动麻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如何实现三产融合产业联盟的协作,将种植、加工、产品推向市场,完整产业链形成闭环。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振兴。祁建民在黄红麻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受到广泛认可,在产业界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20多年来,他经常深入麻纺加工企业与农村田间地头考察,努力促进产业联盟和产业链的前伸与后延形成三产和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协作同心圆。并与农民和麻纺企业、副产品加工企业结对子,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从而将自己研究的技术成果与实际生产利用相结合,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荒漠地发展红黄麻原料种植业,提供企业加工利用,成为三产融合的红娘。多年来他还被江苏常熟筑麻一生黄麻科技企业和苏州太仓鸿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蒙膳食缘特医食品科技企业等单位聘为产业科技顾问,为黄麻装饰板、黄麻床垫和黄麻石墨烯航纤维板、食用黄麻功能性食品饮品生产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在一步步扎实推动下,祁建民及其团队选育的麻类良种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麻类作物的生产和发展中,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好评。同时,他们还建立山地、盐碱地、大田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如选用良种、合理密植、水肥调控等技术,帮助农民有效提高了红黄麻的产量和品质,为产业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目标。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科技团队成员带领大学生三下乡为宁德乡村振兴服务
在科学研究领域,“创新”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如何涵养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力?祁建民的答案是——既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又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祁建民不仅站在红黄麻育种研究的前沿,还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的一线讲台上。多年来,在肩负繁重科研任务的同时,他先后兼任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的硕/博士生导师,倾注大量心力于人才培养工作。他累计培养近百名硕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分布于全国多个高校、科研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单位,成为我国作物育种与遗传资源研究事业的中坚力量。在祁建民看来,科学事业是一场“接力跑”,他接过大师的接力棒,还需卧薪尝胆,图求继承与发展。教师作为领路人要潜心育人做好传帮带工作,“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提质发展,关键还是要依靠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我国种业工程、农业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坚实的后继力量,是作为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外,祁建民还非常注重种质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半个世纪以来,他多方搜集保存,深入挖掘我国麻类作物的遗传资源基因芯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麻类遗传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了我国主要麻类与特色经济作物的种质资源信息,为遗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耳顺之年,很多同龄人都开始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时,他应联合国南南组织、国际黄麻组织、工业发展组织等邀请,以及服务国家商务部、农业部一带一路农业援外项目的建设,却不辞辛劳奔波在非洲、东盟、欧盟、欧亚、北美地区等几个国家,开展麻类与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及种质资源原生境与异生境保护与国际交流合作,搜集保存了近千份国际麻类与特色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并从中鉴定选育和认定新品种53个,并反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国家。为我国麻类与特色经济作物育种事业和一带一路国家做出了诸多不可磨灭的奉献。
如今,虽已至古稀之年,但国内外许多麻类产业企业需要帮助,他还热情引领中青年一代重上长征路。依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他投入到国家麻类产业体系和院所或企业需求的科技工作中,为新疆、内蒙、黑龙江、吉林、东南沿海地区提供优良品种,企业利用盐碱地推广种植红麻原料生产,用于麻纤维开发新产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作,通过打造优势产业来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不断走向纵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