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家乡,中国曲剧之乡,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汝州。
汝州,一个古老的城市,早在远古年代,汝州人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设梁县,北魏置郡,隋设汝州。民国初期,公元1913年撤州改县,1988年6月撤县建市。1300多年的“州”级建制,造就了“老汝州”深厚的文化积淀。河南曲剧在汝州的诞生,充分展现了汝州人民的聪颖智慧和人杰地灵,更体现了汝州这座古城的厚重文化。明末清初,汝州一带形成了以说唱形式为主的比较完整的曲种,大调曲子,大调曲子又逐渐和洛阳的俗曲、小令融会贯通,并与当时盛行的另一娱乐形式高跷相结合,边踩跷边演唱,形成了“高跷曲”。1926年5月18日,由当时的汝州县杨楼郑铁炉村的朱万明等16人组成的高跷曲子同乐社,应邀到邻县踩高跷演出,四乡八村的群众都来看热闹,不巧此时下起了大雨,不能踩跷演出,演员们与当地百姓一起用马车、门板搭台,让演出继续进行。“高跷曲”首次走上了舞台,曲剧也从此诞生。新中国诞生之初,曲剧已在河南民间深深扎根,并称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1950年,曲子戏被正式命名为河南曲剧,其发展速度之快,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曲剧不仅在河南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湖北等十多个省区传播流行。2005年,曲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汝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曲剧的传承与发展,把振兴曲剧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为此,汝州市先后举办了河南曲剧艺术节、中国曲剧艺术节等重大节日,弘扬了传统文化,振兴的曲剧艺术,把曲剧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度。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