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红军长征,有个人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张国焘。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由于后期多次犯下严重错误,1938年被开除了党籍。
排除异己,树立权威,不断扩大自己的力量
张国焘1928年赴苏联参加了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1年4月,中共中央派张国焘任鄂豫皖苏区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全权领导鄂豫皖苏区。
随后,张国焘对鄂豫皖苏区和红军进行了审查整肃,一大批将领被杀害,同时从下面提拔大量干部,他对这些新提拔上来的将领就有知遇之恩。这样一来,张国焘就在四方面军有了绝对的控制权威。
1932年,张国焘带着四方面军的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转移到了川陕地区。来到川陕苏区,张国焘的基本策略还是正确的。在他的带领下,川陕苏区的局面发展很快,四方面军渐渐壮大起来。就这个方面来说,张国焘的确把四方面军的历史推到了辉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四方面军,对于川陕苏区,张国焘是有绝对的领导权威的。
保存力量,撤出川陕苏区加入长征
有一个历史现象是很奇怪的,四方面军怎么突然长征了?他们不是被敌人打出来的,恰恰是在取得胜利以后长征的。实际这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这与张国焘对整个中国局面,对战争局势的认识有关系。
原来,中央苏区是整个斗争格局的支柱,支撑着红军战争这个大厦的稳定。但是,第五次反围剿以后,中央红军斗争失败了,就被迫长征了。这样一来,支柱一移动,全战局就动摇的。
战争是一个格局,是由一个一个部分组成的。中央一动,就崩盘了。很明显,在中央苏区失败以后,相邻的湘赣、湘鄂赣和闽浙赣苏区也失败了。此时,蒋介石就开始谋略把南昌行营迁到重庆,和四川军阀刘湘做了交易,使其允许中央军入川。1935年的1月份,参谋团就到了重庆。
张国焘是一贯的机会主义者,蒋介石的做法严重影响了他对形势的判断。他认为红军的斗争整个要转入低潮。蒋介石把他围剿红军的前方指挥部参谋团移到了重庆,那下一步就是把战争的主战场由江西转移到了四川。在四川,首当其冲的就是张国焘的四方面军。那么与其被逼出苏区,还不如自己走。于是,张国焘就带领着四方面军撤出川陕苏区了。
中央后来把张国焘的这种行为称为退却主义,事实上也是,那时候的张国焘手下已经有了八万红军,苏区人口已经到了五百万。张国焘本来有实力替代中央红军支撑起整个斗争格局,稳定住局面,但是张国焘离开了,红军失去了最后一次机会保持稳定的局面,所有红军便开始了长征。
野心勃勃,另立“中央”
张国焘离开川陕苏区后,与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中央红军原有10万人左右,两军会师时,张国焘没有想到中央红军一路走来,只剩下两万多人了。他自己呢,有着八万人的军队,人多枪多,兵强马壮。于是,张国焘的野心就显露出来了。
依照中国旧时的山头行规,人多的一方占绝对优势,有着控制权。
张国焘这么想着,就向中央要权了。他提出中央要把军部主席给他,红军全部听他指挥。
他还想着把四方面军的九个人补进中央政治局委员。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包括张国焘在内也才七个人。他的意图显而易见,要在中央政治局占多数票。那就是红军要归他,党的领导权也要归他。
中央当然不会答应他的无理要求,他便想着要武力控制中央。叶剑英截获电报得知了张国焘的意图,马上告诉了毛泽东等人。于是,毛泽东他们带着军队连夜北上,与张国焘分道扬镳了。
张国焘见意图失败,带着军队南下,另立了他自己的“中央”,并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可是南下地区的人文条件和地理条件根本不适合红军大部队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点毛泽东早就告诉他了。即使敌人不去追击,四方面军也没办法自己生存下去。结果,八万多人的红军,大部分都病死饿死了,剩下的四万多人,也就不得不北上了。
张国焘的野心和私心都很重,没有组织意识,犯下严重错误仍不反省,最后还投靠了蒋介石。而他的事件,给了中国共产党一个很好的教训。
张国焘带给党的教训
长征前,红军分散在各个苏区,力量很难统一。若当时能够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中央红军反围剿失败后,张国焘带领四方面军能在川陕苏区同国民党接着斗争,接替中央红军支撑起整个斗争格局,长征未必会发生。当时四方面军有八万红军,川陕苏区人口有五百万,并不比中央红军差太多,是完全有实力支撑起整个斗争格局的。
红军因为长征,由分散的各自作战走向了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这得力于党的领导者的全局观念和组织观念。到了四十年代初期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党坚决反对派系主义和山头主义,从思想上肃清宗派主义。
党一直以来都只有一个中央!党内强烈反对派系斗争,党要严格的集中统一,人民军队也要严格听党指挥。这是我们党屹立不败的优良传统。(本文来源于祖国网采访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历史专家陈伙成研究员,梁莉莎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周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