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国际瞭望>正文

日本跑印度搞反潜演习 两国真的要迎来蜜月期?

2017-11-01 13:47 来源:祖国网

    编者按:据印度《经济时报》30日报道,29日开始,印度和日本海军在印度洋展开高强度空中反潜演习。印度亚洲新闻通讯社称,此次演习正值中国军舰和潜艇高频次地出现在印度洋之际。
    2017年9月13—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同印度总理莫迪进行第十次会晤。印日双方签署15项合作协议,并发表了一份共同联合声明。从具体成果上看,进展并不算很突出。但安倍与莫迪的互动却显得颇为耀眼。
    莫迪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尤其是八公里的公路表演和数万名当地民众的夹道欢迎,凸显两国日益提升的战略伙伴关系。

    安倍晋三称,日本愿成为“印度永远的朋友”,而莫迪则在推特上表示,“我相信日本和印度的关系将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双边关系,我已经下定决心推动印日两国共同领导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甚至世界,走上和平和繁荣的道路”。



    1、印日关系在曲折发展中逐步交好

    印度和日本的关系发展并不存在太多的阻碍因素,甚至两国在历史上就有亲近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帮助并支持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苏巴斯·钱德拉·鲍斯抵抗英军。而且,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印度法官拉达比诺德·帕尔由于同情日本而要求裁定二战的全部被告战犯无罪,日本不少人至今仍对此颇为感激。
    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专门拜访鲍斯和帕尔的后人。
    印度独立之初,印日一度交好。
    1949年印度给日本的东京动物园送去两头大象,庆祝日本获得新生。
    1951年,印度邀请日本参加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一次亚运会,并且同年还拒绝参加旧金山和会,理由是印度认为《旧金山和约》损害日本主权的完整。
    1955年,印度还邀请日本参加在印尼举行的万隆会议。同时,由于印度铁矿丰富,为日本钢铁产业输送了大量铁矿石,也起到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发展的作用。
    正是在此情况下,1957年5月,岸信介访问印度;1957年10月尼赫鲁访问日本。一年后,日本开始为印度提供日元贷款援助,印度也成为首批接受日本金融援助的国家。
    然而,冷战的大格局决定了双方关系发展的基本维度。尼赫鲁奉行不结盟外交,试图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后来又逐步倒向苏联阵营。
    而日本的外交基石一直就是以作为美国紧密盟友为基础,同美国紧紧捆绑在一起。
    因此,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后,尽管美国倾向于支持印度,但是日本却继续保持中立;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时,日本也是采取如此立场。加上印度倒向苏联后,朝着更加内向封闭式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两国的关系渐行渐远。
    直至2012年安倍第二次上台,提出“民主安全菱形”,试图构建贯穿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联合阵线”,其中平衡中国的意味尤为明显。
    印度也看到了“老朋友”的再次上台。2014年1月,安倍受邀成为印度“共和国日”主宾,这也是日印历史上的首次。
    而在中印洞朗对峙期间,日本是唯一一个私下对印度表态支持的大国,印日关系发展为“蜜月期”更加具备了现实的催化剂。

    2、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加速印日接近

    之所以莫迪和安倍的互动会如此“亲密”,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都对亚洲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其核心的关切是,未来的中国将在亚洲扮演何种角色?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在亚洲的崛起势头不断增强。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日本对这种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更加明显。
    目前中国GDP是日本的2.5倍,印度的5倍;军费开支则是印日总和的两倍多。加上印日两国都跟中国有领土主权的争端,双方希望通过相互走近来实现联合自保。
    日本为中国专门跑印度搞反潜演习 印日真的要迎来蜜月期?
    另一个重要关切是,未来美国将在亚洲扮演何种角色?
    2017年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对美国的亚太盟友采取“扔包袱”的态度,不仅不再提及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而且还要求日本等盟友承担更大责任,事实上更是加剧了日本的不安全感。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驱使印日接近,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推手作用的则是安倍晋三。事实上,冷战结束以来的日本领导人,在“亲印”问题上一直是存在摇摆的。而安倍无疑是其中最为亲印的日本领导人。

    3、印日“蜜月期”的战略粘合剂

    印日两国在具体的合作领域中找到了诸多的相似点,而这些都体现在安倍的访问成果之中。
    首先是印度的新干线高铁建设。这是日本第一次将新干线系统整体打包输出。日本不仅要提供技术和车头等关键部件,还要为印度培训大量铁路方面的技术人才。
    其次是日印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接。日本不遗余力地帮助印度发展经济。作为目前印度的第三大投资国,2016年日本对印投资47亿美元,比2015年的26亿增加了80%。日本此前还承诺将在2014—2019年总共投资350亿美元,以促进印度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
    再者,提升印日在重大问题上的战略协调。2016年安倍提出了“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战略”,印度也在2015年提出了“东进政策”。双方正朝着努力坐实“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与“东进政策”之间战略协调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日本与印度要合作建设印度东北部与东南亚(通过缅甸)基础设施的连通,推动印度积极“向东行动”,抵消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日印共建“亚非增长走廊”,也是有意抵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在构筑美日印澳四方“同盟”的问题上,印日越来越形成了相似看法。

    4、印日关系的“蜜月期”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印日发展“蜜月期”,对中国而言无疑是战略上的考验。不过,首先中国要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虽然印度可能在防务政策上针对中国的一面更加凸显,但不会毫无顾忌地采取“反华”举措。
    印度—日本年度防务部长级对话上,两国将在反潜领域加强合作,明显就有针对中国在海洋上的优势的意味。
    但是,要看到二者的战略目标也存在差异,日本谋求与印度的合作最主要是针对海上安保与防卫的合作,经济合作是次要目标。
    而印度的主要目标是引进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经济,战略及安全合作是次要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和印度都不可能完全奉行敌对中国的政策。
    其次,也要客观看待印日的经济合作。对印度而言,最希望看到的是中日共同竞争印度市场,这样印度才可能得到最大的收益。
    由于印度的营商环境目前才排在全球130名,日本进入印度的企业也难以完全地施展拳脚,在印的日资企业从未停止过抱怨。
    更重要的是,2016年日印的双边贸易额为150亿美元,仅相当于中印贸易额的四分之一。
    对于印日“亚非增长走廊”计划,中国不妨静观其变。按照“亚非增长走廊”的框架,日本将在未来三年内提供30亿美元投资,印度将在未来五年内提供10亿美元投资。这样的投资体量更像是在赚吆喝,难以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实质性的挑战。(文章来源于《当代世界》,内容有所删减。本网获授权发布。)
    作者林民旺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俊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