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 >时代先锋>正文

踏着雷锋脚步走——记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优秀军转干部陈孟军

2023-04-06 15:19 来源:《祖国》杂志

  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前夕,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徐州市“优秀军转干部”陈孟军,将自费印刷的6000份《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分别送到徐州市解放路小学和青年路小学的孩子们手中,并带领孩子们一起高唱这首歌。陈孟军已经连续好几年共印了两万多份《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送给孩子们了。孩子们说,这是“雷锋爷爷”送来的最好的精神食粮,一定要唱好这首歌,争当“小雷锋”。近期,陈孟军正应邀分别在光荣巷小学等6所小学、两所大专院校宣讲雷锋精神和自己学雷锋的体会。他要让雷锋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陈孟军曾经和我是战友。1978年8月我调任十二军宣传处新闻干事。报到上班第一天,处长向新来乍到的我介绍全处人员,介绍到一位个子不高、敦实憨厚的年轻干部时说:陈孟军,电影队放映员,“学雷锋标兵”。从此,陈孟军和雷锋这两个名字就合并储存在我的脑海里。
  果然,以后我经常看到,一上班,处里各个办公室地面已被扫得干干净净,办公桌也已擦过,热水瓶都打满了水,甚至笔筒里的铅笔都被削得尖尖的。陈孟军干着这些事不吭不响,是那么的自然。其实,他晚上放完电影,还要倒片、检查收拾设备,接着还要把拷贝送到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发往军属部队,要很晚才能忙完。上午本是他休息的时间,可他就到处找活干,在处里忙完,有时还到机关食堂帮厨、搞卫生,就像个不知疲倦的人。

  我俩第一次私下接触,是他来找我:“祁干事,你写稿子辛苦,有抄抄写写的事,你就叫我,不要客气。”这哪能呢?我忙说:“不用不用。”以后他又多次向我提出“不要客气”,说让他抄抄写写也是为他提供学习的机会。我听了只是付之一笑。谁知有一次我突击一篇稿子,下班前要送领导审稿,我一边修改一边想着再誊抄恐怕来不及了,但又不能将草稿送审,真是急得够呛。这时陈孟军来了,说:“我帮你誊抄吧。”这下真的不能客气了,我一边改,让他一边抄,我改完最后一页,一小会他也全部抄完了。我接过一看,那字写得多漂亮谈不上,但确有点字如其人,工工整整,而且没有一点差错。陈孟军给我救了急,事后我一个劲向他表示感谢,他连说“没什么,以后要多给我学习的机会哟。”


  没想到,这个“机会”还真的多了起来。我们政治部对干部的日常管理比较严。处里岗位责任制和相应的奖惩措施贴在墙上,新闻干事上1个《解放军报》头版头条表扬,上两个嘉奖,上3个记三等功。我一年上了4个《解放军报》头版头条,不要说连表扬都没得到,还挨了批评,而且在处里做了检讨。原因是早上不出操、烧电炉,把先进处给整丢了。我觉得挺对不起大家的,同时也感到有点委屈:白天办公室电话多,静不下心来,晚上深更半夜写稿,早上能起得来出操吗?当时自己住在警卫连的4楼,开水房在办公楼,想喝个水,跑到办公楼去打也不方便啊!陈孟军看我情绪不佳,不但和我聊天开导我,而且以后放完电影只要看到我房间亮着灯,一准就会来敲门,看有没有稿子要誊抄,以免我熬大夜;摇摇水瓶,只要里面没水,就赶忙帮我到水房去打。
  后来我观察到,陈孟军不仅对我这样,也经常帮其他干事抄写校对材料,他放映员的本职工作做得好,还似乎成了一名“编外干事”。他就像雷锋一样,只要能为别人帮上忙的,总是乐此不疲。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跑车站,帮助处里甚至其他处的干部买出差的车票,有的干事下部队爱人顾不上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只要他有空,就主动代劳。他在电影队学了修理电器的技术,谁家小家电坏了要修,他有求必应。夏天军机关和直属单位放电影安排在露天操场。他知道秘书处张宝康副处长家的陈老太半身不遂,每次他早早在操场架好放映机挂好银幕,就到张副处长家把陈老太用轮椅推到操场上安排好位置。陈老太感动地说,小陈就像我的腿,让我这个病人看电影一场不落。
  那时,机关里就丁少波一个理发员,每天既要理发又要清洗毛巾、围布,打扫卫生,常常忙得自己的衣服都顾不上洗,陈孟军就悄悄帮他洗了,丁少波过意不去,有时就把脏衣服藏到床下,陈孟军总能翻出来。电影队礼堂隔壁就是军人服务社,营业员都是随军干部家属,年龄都不小,每次进货、下货,碰到米面等大宗物品,一袋一两百斤,心里就打怵。陈孟军不要人请,帮着一袋袋扛进仓库。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与人相处,让人如沐春风。我想,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写照吧。
  接触多了,我对陈孟军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他从小就是“小雷锋”。60年前,他9岁,正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天他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是谁?他好奇地买了一张报纸,读罢雷锋的事迹,他幼小心灵被震撼了。回到家,他将毛主席的题词和雷锋的照片贴在床对面的墙上,每天睡觉和起床都要看上一遍。他在心中立了标杆,一定要响应毛主席号召,学雷锋,做雷锋。从此,他从小事入手,从身边的事做起,同学有需要帮助的,他眼尖手勤,总是及时伸出援手。每天坚持协助值日生打扫教室、擦黑板、整理桌椅。上了中学他在学校寄宿,无论是教室、寝室还是饭堂,他都打扫得最勤,各种义务劳动抢着去做,从而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在小学时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中学时被确定为第一批发展加入共青团。
  在学校他是好学生,在家乡,他是一心为公、热爱集体的好孩子。早上他不要父母催促,早早起床不计报酬为生产队积肥,春秋两个收获季,放学后到收获过的地里捡麦穗、稻穗无偿上交生产队。家乡父老都赞誉他是“小雷锋”。
  1973年12月,陈孟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像雷锋一样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离开家乡奔赴部队,他的黄挎包里就装着3件物品: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雷锋日记》,一只饭碗。陈孟军所到的部队是王杰生前所在的某坦克师。在“王杰纪念馆”,他看到,王杰生前就是“学雷锋标兵”。平时学雷锋,关键时刻成英雄。这更坚定了他像王杰那样学雷锋,做雷锋的决心。当兵一年,他就被评为军“学雷锋标兵”,并以优异的表现被选调到军电影队,当了战士放映员。在新的岗位上,他刻苦钻研业务,助人为乐,处处按照雷锋的样子做,被提升为干部。我和陈孟军在一个处相处了5年,在我心中,他就和雷锋一个样。
  1983年8月我调北京,从此和陈孟军天各一方,但我们还经常保持联系,我常请他讲学雷锋的故事和感受。从其他一些战友那里,我也了解到,陈孟军尽管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慢慢上了岁数,而且一步步发展到团一级职务,但一如既往,工作还是那样不要命,为人还是像雷锋那样热心。

  1991年,陈孟军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他转业到了徐州市交警支队。军装换成了警服,他人生的标杆没有变。他决心像雷锋一样,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在新的岗位上学雷锋、做雷锋。


  他的第一个职务是徐州市交警支队政工科副科长。作为科室人员,是不一定非要到交通岗执勤的。但第一天上班,他就站到了执勤岗位上,而且整整提前一小时。开始有人以为他也就是5分钟热度,坚持不了几天。可后来发现,他一天是这样,一个月也是这样,一年还是这样。后来他职务几经变动,从政工科副科长到大队教导员、大队长、交管科长、支队纪委副书记,这个热度从未减退,他的上班时间是那样精确,每天提前一小时,他始终把自己的岗位定在执勤一线,只要不开会,每天都先到各主干道路巡查一遍,再到一些交通流量大和尚未设置交通岗的路口、路段疏导指挥交通。中山路口是交通繁忙路段,他不管在职还是退休以后,数十年如一日,每个月都有十多天时间来这里站高峰,维持交通秩序。32年过去,市区所有交通执勤岗,不知留下他多少足迹,同事们夸赞他就是交通执勤岗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陈孟军天天在一线,很快从门外汉变成了“路路通”。不仅尽快适应了工作,而且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建国路南天街改建立交桥竣工启用后,利济桥早晚高峰时段交通特别拥堵,成了卡脖子路段。他一连十多天到这里边疏导边观察。他发现这里有纵横八条道路交汇,混行路面只有12米宽,满足不了通行需要。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正在他苦苦思索时,上级派他出差南京。在南京,当他走到中山东路立交桥时,发现这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也很大,但交通并不拥堵。他立马掏出随身携带的钢卷尺,丈量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道的各自宽度,心里有了方案。回徐州后,他提出把利济桥两侧人行道各减去3米用于非机动车道,拓宽机动车道,实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三分离。他的这一方案得到了支队的肯定,并被市城建部门采纳实施,从而一举解决了这一严重的堵点。他当交管科长时,每天在交通高峰时段上路3至5个小时,对市区所有主次干道了如指掌,每年交管科都能提出十几项改善市区交通管理的建议性方案。陈孟军就是这样以雷锋的“钉子精神”,善于钻,善于挤,半路出家而成为专家,赢得上级领导和同事的一致称赞,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军转干部”。
  在人们眼里,交警似乎难于接近、望而生畏。陈孟军用雷锋精神开展工作,把这一工作做出了温度。在执勤点上,人们经常看到他不但指挥交通,而且扶老携幼助残过马路。在任京沪高速交警大队长时,在查纠违章的同时,为开夜车的驾驶员服务成了他的一项工作内容。高温酷暑季节,到了后半夜驾驶员容易疲劳犯困,每天深夜零点过后,他就带领民警冒着高温到收费站口,给大货车驾驶员送上凉白开,递上冰巾擦脸。他当交管科长时,有一个冬天夜间乘长途车到南京开会,车子经过睢宁城南20公里处时,因雨雪天气,道路维修,几百辆车堵着一动不动。这时是夜间11点多钟,驾驶员和乘客心急如焚。陈孟军下了开着空调温暖的客车,顶着寒风冒着雨雪步行4000多米,找到了塞车的卡口,原来因道路维修,双向车道成了狭窄的单行道,两边车辆互不相让堵死了交通。陈孟军立即进行疏导,指挥两边车辆有序地交替通过,就这样来回跑动指挥,经过3个小时,车辆全部通过了堵口。当他回到自己乘坐的客车上时,衣服和鞋子都已湿透了。他就是这样,工作从来不分班上班下、分内分外。只要有需要,他义不容辞。
  交警的岗位在路上,职责是指挥交通。越过这条线,那就叫“管得宽”了。但在陈孟军心中,学雷锋、做雷锋没有边界。他发现,孩子上学时也正值上班高峰。送孩子上学的父母为了不耽误上班,常常不顾车来车往,拉着或用自行车、电动车载着孩子急急忙忙横穿马路;而司机也时常抢行,险象环生。为此,陈孟军在上级支持下,在临街学校门口设立了8个护学岗,每天安排交警,在上学高峰时段护送学生过马路,指挥车辆有序通行。他每天轮流到8个护学岗上执勤,风雨无阻。青年路小学有一名四年级学生的腿被开水烫伤,不能行走,他母亲每天骑车送来,陈孟军就在路边接下,和一名协管员轮流将他背进学校,背到四楼教室,直至这名学生伤愈能够行走为止。细心的家长们发现,陈孟军护送孩子过马路,无论春夏秋冬,下雨天从不穿雨衣,他们于心不忍,劝他穿上雨衣,陈孟军说:“衣服淋湿了,换上干的就行了;穿雨衣会影响视线,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送他们过马路,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因此,学生家长都说,把孩子交到“雷锋叔叔”手里,我们一百个放心!护学岗建立以来,这里从未出过事故,交通也井然有序。
  20多年过去,有的当年的学生已成父母。过去父母将他们交到陈孟军这位”雷锋叔叔”手里过马路,如今他们将孩子交到已成“雷锋爷爷”的陈孟军手里过马路,他们说,从“雷锋叔叔”到“雷锋爷爷”,他永远是孩子的保护神。陈孟军以他的爱心和坚守,被多所学校聘任为交通法制副校长。

  陈孟军学雷锋、做雷锋,还用自己的心血培养小学生的雷锋精神。每年学雷锋纪念日这天,他都来到徐州市淮海战役红军小学,给孩子们讲雷锋的故事,领着孩子们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勉励孩子们向雷锋学习,做雷锋那样的人。


  陈孟军似乎很平凡,但平凡处见精神;他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色,但唯有英雄能本色。他当学生时是“三好生”,从小被家乡父老誉为“小雷锋”。服役期间,他被部队树为”学雷锋标兵”,转业后被徐州市公安系统评为“优秀军转干部”。2020年,他获得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徐州市“首届最美老干部志愿者”,2022年被江苏省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当年的“小雷锋”到“雷锋爷爷”,陈孟军一直踏着雷锋的脚步走。年近古稀的他本该含饴弄孙,但他仍然闲不下来,继续行进在学雷锋、做雷锋、培育小雷锋的路上。他说,这是他最大的快乐!

  (作者简介:祁苏闽,1954年3月生,1972年12月入伍。历任步兵第106团战士、营部报道组长、排长;陆军第12军宣传处干事。1983年8月起,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办公室干事、第一任免局干事,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干部处副处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政治部主任。国防大学第30期指挥员班毕业 ;中央党校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 ;大校军衔。2009年5月退休。)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